Re: [新聞] 正名台西縣 促進會苦等法源

作者: dan310546 (00)   2014-06-19 16:21:05
※ 引述《E220 (E220)》之銘言:
: 台灣之最 台西 阿拉丁大本營 三萬多人口 丁姓一萬多 阿拉伯人後裔
: http://goo.gl/qrAf9u
: 台灣丁姓最大的聚居地在雲林縣台西鄉,當地三萬多人口中,丁姓就占一萬多人,
: 因此流傳「台西丁一半」的說法。根據丁姓族譜記載,台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的後裔。
: 祖先丁蘇兩百多年前自福建省渡海到台灣,不斷漢化通婚後,目前後代子孫都沒有伊斯
: 蘭教習俗,很多人也不知道本身具有中東血統,只有部分丁家子弟的外貌保有中東民族
: 深邃輪廓,是「阿拉『丁』」血統的佐證。 台西鄉丁姓家族,主要聚集在海口、台西、
: 海南、海北、山寮、光華等村。近年來與大陸的鄉親逐漸取得連絡,丁姓鄉親紛紛組團
: ,返回福建晉江縣陳埭鎮尋根,意外發現他們原來具有穆斯林血統。 根據大陸陳埭丁氏
: 回族宗譜記載,丁氏回族是阿拉伯的穆斯林後裔,元末遷居晉江的陳埭鎮,歷今七百餘年
: ,裔傳廿七世,發展成丁姓大族,被稱為「陳埭萬人丁」。 「台西回裔祖先丁蘇,兩百
: 多年前,大約乾隆年間,從福建省晉江縣陳埭鎮『走路』(逃命)來台,兩手空空,只帶
: 著一對『卵佛仔』(睪丸),就這樣在台西鄉繁衍眾多子孫。」台西國小退休校長丁東德
: 笑著說出先祖來台的過程。台西附近丁姓子民都是丁蘇兄弟的「成績」。 他感嘆地說,
: 「台西鄉丁姓鄉親大約八成不知道自己有回族血統」,但根據研究,台西丁姓人家至今
: 仍保有百分之廿的回族血統。 台西鄉部分丁姓民眾的長相,仍保有濃眉大眼等中東人士
: 的特徵。台西警分局巡佐丁順益就是其中一例,有時在外地被誤認為外國人。 丁東德說
: ,根據交通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丁崑健研究,自明朝就嚴格規定蒙古人和色目人等有色
: 外來人種必須和漢人結婚,經過長期的血統混融,使得丁姓族人在體質上漸漸改變,再加
: 上朝廷「賜食豬肉」、原有宗教信仰沒能保持,終使回族丁姓徹底漢化,原有回族特質及
: 文化幾乎都不存在。
元朝時泉州有大量外籍僑民,其中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勢力最大。勢力大到甚麼程度,可以
看看後來福建在1357年到1366年所發生長達十年的戰亂。
亦思巴奚兵亂
http://goo.gl/Eq5gfJ
由於得到元朝官方支持,色目人的地位遠遠比當地屬於最低等級的閩南人(南人)還高,泉
州政商勢力主要都由色目人掌握。元朝末年,各地民眾時常起兵反元,福建地方上各大家
族紛紛自己成立義兵自保,並協助鎮壓叛變的農民。其中泉州的波斯人賽甫丁和阿迷里丁
組成的亦思巴奚軍勢力最為強大,最後甚至完全控制了泉州。
事件的起因包括了福建當地遜尼派和什葉派大家族間的鬥爭,還有元朝政府本身的政爭。
總之亦思巴奚軍在1357年以武力控制了泉州,向興化和福州進軍,並違抗元朝中央。後來
亦思巴奚軍內部發生兵變,在最後一次圍攻莆田城時,被陳友定的精銳擊敗。
亦思巴奚兵亂期間,漢人受到殘酷的迫害,興化三個縣就死了二萬多平民。陳友定之子陳
宗海占領泉州後,漢人也對色目人展開長達三日的報復屠殺。從此泉州外僑社區解體,商
業貿易沒落。
以上應該也可以部分解釋明朝政府的強制通婚政策
作者: jlxpwindow (Atsusa)   2014-06-19 16:22:00
哩勒工殺小
作者: moopend0073 (不要問我會怕)   2014-06-19 16:22:00
同1F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4-06-19 16:23:00
八卦終於有八卦的樣子了
作者: ge0619mini (顆顆)   2014-06-19 16:24:00
八卦沒有廢文哪叫八卦
作者: bg00004 (絕緣體)   2014-06-19 16:25:00
所以我說..教授少說了為什麼強制通婚和吃肉的典故
作者: kevnn (kevnn)   2014-06-19 18:15:00
優質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