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鉅亨網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2014年5月17、18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及歐洲布魯蓋爾研究所在北京舉辦2014年度“中美歐經濟學家學術交流會”,會議主題為
“改革:機遇與挑戰”。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立於2008年,致力於中國金融學術研究,
推動中國金融業改革與發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學術顧問。本文為林毅夫在交流會上所做的主題演講,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秘書處整理
,經作者審核。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以供理論界學術研究與參考。
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降的原因
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無數奇跡,gdp年均增速高達9.8%,2010年中國成為
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國,2013年成為最大貿易國。根據世行數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
很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是,最近中國增長的可持續性成為熱門話題
,原因在於從2010年第一季度開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逐季下降,持續已達17個季度,
為改革開放以來所不曾有過。國外許多經濟學家和媒體評論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下
降是由於內部難於解決的結構性問題所致,中國經濟的崩潰難以避免。
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必然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但是,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並不
在於內部的結構性原因,而在外部的周期性因素。2010年至2013年,中國gdp的增速分別
是10.4%、9.3%、7.8%、7.7%。同期,其他新興市場經濟體,比如印度的gdp增速分別為
10.1%、7.0%、5.3%、4.9%,巴西則分別為7.5%、2.7%、0.9%、2.2%,都和中國同樣下滑
而且比中國嚴重,總不能說是由於中國經濟內部的結構性原因使得中國經濟的增速持續下
滑,而且,也使得印度和巴西的經濟不僅同樣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還更嚴重。不僅新興市
場在同一時期是這樣,一些高收入、高表現國家也出現了同樣的情形:比如韓國,2010年
的經濟增速是6.3%,2011年是3.7%,2012年是2%,2013年稍微上升到2.8%;新加坡,2010
年為14.8%,2011年下降到5.0%,2012年則是1.3%,2013年則上升到3.7%。這些高收入、
高表現國家不存在和中國一樣的結構性問題,但是他們也出現了與中國2010年以來一樣增
速下滑。從這些比較不難看出導致這些國家在同一時期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必然是共同的外
部原因。
如何穩增長?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一是出口,二是投資,三是消費。就出口
來說,發達經濟體,美國、歐洲和日本,沒有完全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復甦,經濟和居
民收入尚未恢復正常增長,從而導致對其出口增速下降。1979-2010年,中國每年出口增
長17%,現在則還不到10%,今年出口增長的目標是7.5%,很有可能達不到。第二,投資,
2008年的全球危機爆發后,每個國家都采取了反周期的積極財政政策支援投資,從2008年
到現在大部分項目已經建成,若沒有新的項目,投資的增速必然下降。至於消費,中國消
費的增速和其他國家比較還比較正常,所以,中國經濟還能保持中高速的增長。經過上述
比較和分析可以看出認為自2010年以來的增速放緩是中國經濟內部的結構性問題導致,中
國經濟必然會崩潰是說不通的。
自2008年全球危機爆發以來發達國家雖然已經有所復甦,但是,歐洲、美國、日本都尚未
進行必要的結構性改革以恢復經濟正常增長的活力,所以,很可能陷入長達10年或更長時
間的低增長、高失業、高赤字的新常態,對發達國家的出口增長不容樂觀,我國確實需要
調整增長模式,從出口拉動的增長轉為由內需拉動的增長。但是,我不同意中國應該從投
資拉動型的增長轉向消費拉動型的增長。消費固然重要,但是以消費來推動增長,就意味
著每一年都必須要增加消費。唯一能夠保證每年增加消費的只有增加收入,也就是說每年
都要提高勞動生產率。怎樣提高勞動生產率?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發展高附加值產業,改
善基礎設施降低交易成本,這些措施都需要投資。如果勞動生產率和收入不提高,只刺激
消費,剛開始人們可能會用自己的儲蓄來增加消費,但是等到幾年之后儲蓄用完就需要舉
債,債務積累多到要還債時就會爆發危機。所以,提高投資效率是必要的,但是認為中國
應該放棄投資勞動的增長模式改為消費推動的增長模式則是不正確的。
經過35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仍然存在很多經濟和社會回報高的投資機會。第一是產業
升級,中國很多行業都存在過剩產能,但作為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仍有機會進行產業升級
,這種升級需要投資。第二是基礎設施。中國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很大的投資,但在過去
主要投資都放在城市之間的交通,比如高速公路、高鐵、機場等,而城市內部基礎設施仍
較落后,像地鐵、地下管網等。第三環保。第四,城市化。這些投資都會給經濟和社會帶
來高回報。存在許多經濟和社會回報高的投資機會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最大差異之一
。在需要進行周期的刺激時,發達國家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發展中國家這種機會很多
。
要依賴投資拉動經濟,除了要擁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外,還需要有投資資源。第一,中國政
府積累的債務只占gdp的40%,與其他國家比屬於較低水平,中國政府還有相當大的財政空
間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第二,中國的儲蓄率將近50%,政府的投資可以撬動私營領域的
投資。第三,投資需要進口技術、設備及原材料,中國的外匯儲備有4萬億美元,居世界
首位。中國投資的資源多是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不同之處——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擁有
很好的投資機遇,但是卻沒有這么多資源來進行投資,一些國家的政府負債率很高、儲蓄
率低、外匯儲備不足,限制了他們進行投資的能力,但中國不存在這些問題。
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
綜上,中國應該可以實現今年年初所定的7.5%左右增長速度的目標,不僅如此,中國在未
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里有潛力把增速維持在7%-8%之間。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維持增長
速度需要持續地提高生產率,這就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
存在的區別是,后者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需要自己發明,可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則
具有后發優勢,可以在前進過程中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現在中國和發達國家的產業技術
差距與1950年代的日本、1960年代的新加坡,及1970年代的韓國非常相近。他們在同樣的
差距水平上保持了20年的8%-9%的增長速度,這也就說明了中國還有20年8%增長的潛力。
當然,要把這種潛力挖掘出來,中國需要深化改革,消除雙軌制改革遺留下來的造成收入
分配和腐敗問題、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扭曲,發揮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的作用。
3.新聞連結: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624/KIW2Q8E9IDL5M.shtml
4.備註:
幻滅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