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案命名要看「銷售主導權」在誰手上。
主要分成幾種情況:
一、建商--代銷公司--企劃公司
二、建商--企劃公司
三、建商自銷(內部有企劃人員)
案名就是企劃公司的文案想的,最重要的就是合乎市場需求,
只要能賣,叫什麼都行。
這裡面也有些細節需要注意。
一、筆劃吉凶,賣房畢竟靠景氣,多少有點迷信。
二、是否有不雅同音字。
三、是否好記(最好是國台語都能順利發音)
四、如果是知名建商,通常會獨樹一格,如果是想搭順風車的,就取得跟知名建案很像。
五、依據客群來決定命名方針,最主流的就是「貴族」流,
什麼國王、王宮、貴族、帝國、帝、富……
稍微用些同音字來增加變化,一語雙關建商最喜歡,
例如 富 很常轉成 賦 馥
一些小案子透天,專供小眾市場,就可以比較文藝。
房子賣不好有時候會換代銷、企劃,這時會改個名字,換個包裝方式。
高雄路竹有個案子,原本叫做一畝田,個人覺得挺雅緻的,可惜,賣不好。
後來換了代銷公司,改叫做高雄小城,業績就飆漲許多。
這是有道理的。
潛在客群聽到三小田的,想說是要在鄉下種田嗎?
這裡面有種對農耕生活的歧視心理。
叫做高雄小城就好像離高雄市區很近,雖然你google一下就知道路竹在哪裡。
這裡又歸納出一個原則:
缺什麼,名字補什麼。
中南部的中小企業主多,他們學歷不高,但在經濟起飛的時候苦幹實幹熬過來的,
給他們當貴族的幻想很好賣。
台南是個例外,因為世家多,文化氣息濃厚,案子又很多小案,命名反而比較多變化。
新竹理工人多,加點英文數字,比較有親切感,例如什麼A1的。
台北台中對中華文化比較能接受,名字也比較多中國古書典故。
簡言之,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房地產案名。
注意案名趨勢,是在了解一群資產階級的想法。
※ 引述《JETPOWER (TIGAR JET)》之銘言:
: 我真心認為臺灣的建商命名品味非常爛
: 從我家窗外望出去“精銳唐寧1號“
: 幹 這什麼爛名字
: 我還記得之前更爛 “精銳vs5期“
: 還有常常聽到的什麼都心的
: 有 綠都心 富都心 整個系列都有
: 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