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理分組的教育制度已經很久了,
也是學生在上高中後都必須面臨的重大人生選擇之一。
不光是各自領域與所學上有著極大的分野,就連哪種性別選擇哪種領域都有話題,
比方說文組男、理組女這種少數稀有的族群(但這不是重點)。
主張文理分組的人的說法是: 現代知識太深太廣,普通人的能力有限,
除極少部份精英,一般人不可能探究知識全貌,
因此就專業分工的概念應該劃分出文組與理組。
雖然如此,歐美國家也沒有實施文理分組,也能培養許多跨領域頂尖人才
反觀文理分組真的好嗎?
造就出無邏輯概念的文組人,和無人文素養的理組人
兩者互相攻擊之外,到底有什麼好處?
台東小弟的新聞,有些討論根本失去焦點
已經是導向文組和理組之間存在已久的歧視和誤解
教育制度分化族群,再讓不同族群產生代溝,
該探討的是文組生沒有邏輯,理組生沒有人文素養
還是這種怪異的教育制度?
(喔,別質疑我是哪組跳出來要護航,我是第三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