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xua (葛列藍)》之銘言:
: 請問有無從春秋戰國時代一路至今對東方文化有極大影響的“儒家思想”是不是害了中華
: 民族的八卦?
: 從前陣子的學運讓國人對於國家公共事務開始關心,一直到現在對岸的主任來台受到的維
: 安保護待遇比自己國家元首還好的種種不公事情(還有許多像破門,直接膝蓋將抗議民眾
: 的投蹬在柏油路上等等)突然讓我想到從小到大學習到的,凡事以和為貴,是不是姑且讓
: 不公事件頻傳的可能原因?
: 若暫時撇開政治不談,就連在生活上碰到的例如插隊、背黑鍋、低薪資等問題,大多數人
: 都會選擇忍氣吭聲吞下來。當碰到這些與自我內心判斷牴觸該據理力爭的時候,不爭氣的
: 總聽到內心深處一直repeat以和為貴的呼喚聲,因此姑息了那些插隊、栽贓的人?再誇張
: 一點甚至有人會說“不爭才能顯示你比他清高”一類的安慰話。
: 再深入一點的影響就是若碰到類似上述與自我內心判斷牴觸事情的時候,這些拒絕以和為
: 貴的人就會被歸類為暴民、年輕人沒抗壓性、把個人權益掛嘴邊的人。慢慢的,當初敢發
: 聲的“暴民”、“年輕人”為了避免承受輿論壓力,不得不選擇開始慢慢以和為貴(請不要辯說
: 一切都是自願,輿論的影響力強度是有很多國內外研究報告可以證明的)。說穿了,就是
: 漸漸失去自我意識,漸漸從有自我意識的個體變成人海中的一個數字或單位。
: 當有自我意識的個體變成了人海中的一個數字或單位,在台灣亦或是其他東方國家是再平
: 常不過。一旦拉到世界另一端的西方國家,很明顯,我們所習慣的,在國際競爭時卻成為
: 了對我們不利的一大阻力(先說這裡完全不是在崇洋媚外的講說國外月亮比較圓,西瓜比
: 較大的狗屁,只是有出去國外念書,工作或生活過的國人大概都能理解我要說的東西。)
: 我深信台灣有很多聰明且很有創意的人,不管是五六年級,或是新一代年輕人。但思想從
: 小到大漸漸被學校或家長琢磨的要像身邊人一樣,不一樣就是特立獨行的觀念,阻礙了腦
: 子裡有許多想法及創意的人的發展。我所指的發展不只局限於付諸行動將想法實現,還有
: 在國際上競爭時有沒有能力去傳達以及銷售他的創意及產品或是技術。在國外待過的台灣
: 人有很多都聽過外國朋友說跟Chinese 或Taiwanese相處的感覺就是很靦腆,看得出來有
: 很多想法但是不善於表達,但是優點就是很隨和,不會隨便與人爭吵。想到這裡就有點…
: 了. 國際競爭激烈誰還跟你靦腆隨和不爭,難怪會被壓著打,有看過Samsung v. Apple
: 或是Google v. Apple 的官司是在以和為貴嗎?
: 各位有沒有儒家思想讓原本不魯的變很魯,害死中華民族的八卦?
孔子什麼時候叫你面對這種情況要忍氣吞聲?
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論語 先進十七)
孔子的學生冉求幫當時的富豪季氏斂財,行為舉止跟蔡衍明差不多,
孔子馬上翻臉不認學生,跟其他人說:「你們可以打鼓去攻打他。」
孔子看到自己的學生加入萬惡的資本家陣營,直接叫自己學生採取暴力手段,
這樣有很溫和嗎? 有叫你和為貴嗎?
(孔子擔任魯國司寇時還曾經殺過自己的異議者少正卯,但這算孔子的負面事蹟。)
齊宣王問孟子:「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殺掉紂王,有過這樣的事嗎?
做臣子的居然可以殺掉自己的君王?」
孟子回答:「無道之君,殺了也不算殺掉自己君上,不過是殺了一個匹夫/獨裁者。」
孟子又主張,君王如果把人民視作草芥,那人民當然可以把君主當成自己的仇人。
就因為這段文字,朱元璋下令刪除孟子章節,並且科舉考試不得拿孟子入題。
正統的孔孟思想,根本沒叫任何人當奴才。
儒家思想會變成奴家思想,都是後代帝王為了統治人民,扭曲儒家經意。
再加上董仲舒跟宋代幾位頗呵的"大儒",比如程氏bros或Juicy之流,
主張什麼"存天理、去人欲"blabla
(然後Juicy又去搞自己媳婦,噗)
結合道家陰陽學說,搞出什麼男尊女卑,還有一堆有的沒的男女禮儀。
後來我越念越覺得怪,孔子不是拿詩經當上課的課本嗎?
詩經大家自己去翻翻,內容都是很露骨的情歌,根本當時男女在約__的神器。
然後孔子卻說詩經是:「詩經三百篇,說穿了,就是『思無邪』。」
也就是,詩經是情慾的展現,毫不作假,念詩經可以讓自己思想沒有偏差。
所以孔子壓根上沒叫你壓抑自己的想法或情感,
你只要真情流露,有什麼想法,就應該直接表達出來。
什麼壓抑自己、去除慾望,那些都後世一些亂七八糟捧帝王LP的學者掰出來的。
以前上傅佩榮的先秦儒家思想,傅佩榮要求回歸先秦原典,
Juicy跟宋代學者編的那些XX集注,一概不用,
因為傅佩榮認為宋代那些學者扭曲儒學扭曲得太厲害。
台灣的儒家教育更詭異,沒有把《四書》整合在一起,
很多人念了論語就以為那是儒家的全部。
錯,論語不過是孔子言論片斷的摘錄,
儒家系統化的思想精隨其實在於中庸、大學。
而孔子拿來教學生的教材則是尚書、易經、詩經,所以這是孔子思想的根源。
中庸跟大學,其實一點都不難,
重點不過就是:誠實檢驗自己跟自我要求。 就這樣子。
中庸的重點是:「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就是說,毫無掩飾地呈現自己,這是自然界的運作原理;
而做到「毫無掩飾」的真誠,則是人應該效法的。
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何孔子要拿詩經當教材,因為詩經就是真情流露的典範。
像大腸花論壇就符合中庸「毫無掩飾」的要求,
看到GY事就開譙就開罵,爽啦,有什麼不對?
至於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執守中道(允執厥中),不要太過偏於某一方立場。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 里仁》)
(過猶不及《論語 先進》)
主張中庸跟孔子被易經影響也有關係,認為自然界的規律就會自我修正。
然後大學的八目,說穿了就是自我要求跟自我鍛鍊,
透過增長知識(格物致知)來端正自己的想法(誠心正意),就是「修身」,
把自己先做好之後,再推廣出去,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重點就這樣。
所以中庸跟大學合在一起,就是用真誠的態度在對待自己,以及對待社會。
自己如果能力夠強,就要去主動改善社會。
至於易經,則是透過統計學的方式去預測未來變化,
而君子應該要能看穿未來趨勢去採取最正確的行動。
孔子思想從中庸大學來看,真的就這樣,沒了。
主要是在說自我修練的觀念跟具體作法。
中庸跟大學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什麼禮教之類的,根本不是孔子的重點,那個只是附帶的。
孔子的根本重心,都在於自我想法的修正。
但是後代帝王為了奴化人民,把孔子理論本末倒置,
把孔子學說教條化、具體化、禮教化,變成像法律一樣的規範。
這也不意外啦,
因為這些帝王表面上提倡的是儒家,實際上自己在用的是法家。
KMT跟中國共產黨,還有一些嘴臉噁心的商人慣老闆,學這些帝王術學的也滿到位的,
都用要求儒家教條要求別人,自己卻壓根沒用一樣的標準要求自己。
像某位神豬市長參選人,之前大言不慚的說:「大家都覺得有土斯有財。」
他要不要看看「有土斯有財」的完整脈絡?
大學 禮記:「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未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連鄭成功有沒有到過台北都搞不清楚的,
沒好好讀懂《大學》應該也是不意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