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eo12 (totomi)》之銘言:
: 兩邊國土人口差距不小
: 以日本當初實力無法一次拿下中國
: 孫子有云:兵聞拙速 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國利者 未之有也
: 加上中國擁有地理上縱深 背後還有老美
: 日本運送物資人員還隔了片海 對日本算是重地
: 入人之地深 背城邑多者 為 重 地
: 對日本國內經濟也是龐大的負擔
: 為何日本當年敢攻打中國呢?
因為情勢誤判
日本從甲午戰爭開始就是情勢誤判
誤解要證明自己是亞洲霸主就得打敗中俄
是的 甲午海戰打贏 陸戰也因清國幾個貪生愛錢總兵 [轉進]而得到戰果
後來 日俄戰爭就有點算慘勝
僥倖贏了之後
就像是賭徒 越賭越大
誤以為清朝之後 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都一樣肉腳 一樣愛財怕死
所以才會有三月亡華論
可是就沒想到
蔣光頭的潛在技能是落跑 見人就是腳勤
擒賊無法擒王 只好四處立假王
可惜假王又無法服眾 新占領地只能徵收物資 無法徵收民兵
在資源耗盡的情況下
即使沒有兩顆鳥蛋
也一定會GG
蔣光頭的落跑也一定程度影響毛
中國人什麼最會 模仿咩
就像阿甘正傳
蔣光頭最後還是跑來美麗寶島
洗腦了幾百萬人
有沒有像 鹿鼎記裡頭的洪教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