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007 (開心過每一天!)》之銘言:
: 前陣子就有發一篇文
: 覺得怎麼錢越花越多
: 肚子卻越來越餓
: 以前一個便當就吃飽了
: 現在一個便當還吃不太飽 還要配點心
: 才發現便當的份量一直再縮水
: 在中部一天平均160-180元
: 現在落在200-220元
: 平均一個月要多花快2000塊
: 政府都不用出來管一下物價喔?
: 問一下
: 大家平均一天三餐在外 都要花多少?
這就是台灣市場上萬年不變的狀況阿
食材原物料價錢難免三不五時就有起伏
但幾乎所有店家在起伏時就跟風漲價,名號是反映成本
這名號說實在也合理,但當原物料下滑回原本價位時也不見店家反映成本調降價格
而維持原價沒有漲價的可能就是以內容物縮水分量減少來替代
一般名氣不大店家為了避免顧客流失而不敢漲價就會選擇上述方式
而有名氣的店家哪會怕漲價,一次漲個10元甚至20元都一樣門庭若市
有鑑於價格不會下滑回去,若是外面已經漲了2~3波才跟漲一波的店家倒還能接受
但這種店家應該不到5%吧,大多數都是有得漲就馬上漲一波
這現象不論北/中/南/東部都一樣,只是漲幅程度的有些許差異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家熟知的薪水並沒有跟著漲
跟以往一樣的消費品如今所占薪水比重增加,當然也就感覺錢越花越多
回到原PO所問,以本人生活的地區來說,若完全外食,一般簡略估算(非精緻路線)
早餐大約50~60,中餐大約80~100,晚餐約100,以上不含飲料&消夜等費用
也就是一天約230~260,這大概是最低估算了(一般早餐店便當店炒飯麵店來估算)
且能夠稍微均衡,當然要再低也是有辦法,不過均衡就免想了
簡單說也就是健康跟$之間抉擇,所以該花的還是得花
但是如果自己煮&帶便當就可以降低花費同時也能保有均衡
不過前提是有開伙用具+肯花時間煮+能忍受連續好幾餐吃幾乎相同的東西
我自己現在午晚餐幾乎就是這樣(一方面是自己煮調味可以控制避免加入洗腎會員)
有時嘴饞或興致來了或朋友有約才會去外面吃
早餐則是因為時間跟方便度大多還是買現成(如整罐鮮奶豆漿配三明治包子饅頭之類)
總而言之,能省掉支出也許就必須花費時間,反之亦然
至於物價,在鬼島+水母體系你還想奢望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