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姊國小至高中音樂班;大學至研究所音樂系,
應該可以出來說幾句話。
不過,原本文章問的問題太過於攏統
我就以個性、外表、背景以及未來出路說說我的想法
應該會滿主觀的,當參考就好。
個性:
通常在國小至高中,音樂班的教室會安排在行政大樓(或獨棟),所以很難認識一般生。
而不擅長交友的學生,身邊朋友會幾乎都是同班同學。
久而久之,不同學習階段,經歷同學分離又再次成為同學。
造成每次在新生開學日的時候,都會默默舉行"認親"大會。
(例如大學同學,是國中同學的高中同學。)
圈子小使得很快得與同學熟稔,加上以前"隔離"教育的做法,
導致音樂系的人會喜歡泡在系館,特別是琴房。
琴房不僅是拿來練琴而已,也是討論八卦最棒的地點。
所以,音樂系的學生很少會走出系館,認識許多外系的人,參加社團自然也不多見。
也正因為如此,外系的人總是會覺得音樂系的人很"神秘"。
事實上,我們跟一般人一樣。
你身邊的朋友是什麼個性,在音樂系中一定也找得到類似個性的人,別想得太唯美。
鄉民們,想要打破對音樂系的刻板印象;認識音樂系的人,請好好把握迎新宿營。
音樂系交往的外系朋友,大部分都是當初宿營認識的。
外形:
音樂系的人沒特別漂亮或是帥,頭髮有長有短,身材有瘦有胖。
不過我男友(外系的)說:音樂系的男生都比較帥。
我個人認為還好XD
背景:
小康家庭為最多,超有錢的家庭不一定會選音樂系。
想一想,台灣那麼不重視藝術,會有一輩子吃土的風險。
有錢人還是會希望小孩念以後賺錢的科系。
超有錢的家庭出沒在音樂班的比率,大概在國中以下比較多。
未來出路:
考樂團 (公職團不好考,老屁股很多)
學校音樂老師 (師範體系的學校都有音樂系,念此體系的學生大部分都會修教程,
準備以後隨時考老師)
音樂教室老師 (兼職正職都有,最賺的還是自己開音樂教室)
個人工作室 (私人家教,久了學生數量還滿穩定的)
接CASE (婚喪喜慶的場合擔任演奏,婚禮為主,喪禮目前還沒見過。
另外還有配音、MV、廣告...等等。)
教授、研究員 (不解釋)
系辦行政 (不知為何,我遇過的學校行政以前都學過音樂)
唱片公司 (非主流唱片業為主,採集音樂、推廣創作作品)
其它還有國家音樂廳導聆、編寫節目單、指揮、分部老師...等等,好多好多
總之,未來的出路無論選擇甚麼絕對餓不死,
即使努力兼家教,一個月平均也有三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