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olosnow (生活很無聊)》之銘言:
: 看到陳凝觀FB 一年800億支出的退休費用
: 以後少子化 等於撐起這天平的人越來越少
: 那台灣破產以後該怎麼辦?
: 繳房貸的人呢?
台灣名義破產的機率很低,因為台灣政府債務幾乎都是內債,
內債跟外債的最大差別是,政府可不可以叫債主手下留情,
前者可以,用威逼的,後者不行,因為國外債主誰理你
債務這種東西,就是互相欠來欠去,其實很難明確區分誰是債權人誰是債務人,
人民借錢給銀行(活存),銀行借錢給政府(印鈔),政府拿來用在人民身上,
其中只要有一個還不起,大家都會一起倒楣,
有印鈔權的那個會死最慢,但早死晚死差別而已,
畢竟惡性通膨引發爆亂革命的機率非常高,
所以在紙鈔、電子通貨的時代裡,
只要用的是同一種貨幣,其實都是命運共同體,
印鈔等同殺雞取卵,大家心裡有數
在手段上,政府可以避免破產的手段很多,
出售國有資產,例如土地、股權、專營權、特許權…
發新債還舊債,
增稅,什麼富人稅、人頭稅、證交稅、肥胖稅,名目自己想
減少退休金、各項社會扶助計畫,延後退休年齡,
也可以反過來強制國有化,例如漢代的鹽鐵專賣,直接確保可觀的利潤源源流入,
除了鹽鐵外,直接將高利潤產業國有化,或提高特許金,巧取豪奪方法很多的
印鈔當然是一種減債手段,只要購買力縮減一半,債務等於自動也剩一半,
而國家歲入還會因為名目價值的增加而大大成長,還債還更快,
國家破產不代表亡國,俄羅斯、阿根廷都倒債過卻還活得好好的,
他們就是擺爛不還錢,除非外國政府出兵討債,不然能拿他們怎樣,
阿根廷倒債多年後(現在又來了),了不起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不進入國際債市,
但一樣發債券給國內銀行,反正利害關係相同,來軟的不行就用硬的
當一國財政有問題時,該國貨幣會貶值,
前提是該貨幣的資本帳是開放的,資金可以自由進出,
但多數貨幣都有或多或少的資本管制,至少在危機時會啟動資本管制,
此時可能會資金進不能出,甚至進出都不准
像塞普勒斯實施資本管制後,形同兩種歐元存在於世上
因為貨幣貶值造成的惡化通膨影響難料,
所以不到最後關頭,沒有人會樂見這種結果,人民不會、銀行不會
就連政府也不會,政府畢竟也是人組成的,而且也不想失去政權,
所以到這階段,通常都是藥石罔效,走一步算一步
不過惡性通膨後,政府還活得好好的例子也有,
國民黨政府歷經台灣人口大增、兩次石油危機等,一整個經驗豐富,
而天安門事件時,中國通膨率約20%,最後也壓下來了
不過阿拉伯之春時,通膨也是導火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