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作者:張文杰(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
賀立維日前以「反核哪裡不當」在《蘋果日報》論壇投書,還好有資深且一直在核能界服
務的專家來撥亂反正,讓真相得以大白。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接下來賀君又繼續用過期資
料和假資料來反核。這次讓筆者我來闢除謠言與傳達真相。
賀君在投書中說「燃料束中只要有一根燃料棒破損,整束就無法移出乾貯」和「這些破損
燃料束的燃耗程度,最低的是8,375(MWD/MTU),最高的是33,264(MWD/MTU) ,也就是說這
些燃料束,在還沒燒到這些值的時候,已在爐心內破損了,直到大修被退出爐心後,過了
二十年才被檢查出來」,而以上說法,完全是誤導外行人。燃料破損會讓惰性氣體的濃度
升高,所以在當下(運轉途中)就會發現,然後會用國際間已經純熟的技術,透過抽插控
制棒確認哪一個燃料單元破損,此技術稱為flux tilt。而燃料束中有燃料棒破損,是可
以用工具將此破損的燃料棒抽出,然後另外單獨處理並放置,根本沒有整束無法移出乾貯
這回事,也沒有過了二十年才被檢查出來的唬爛情節。
破損燃料棒的燃耗程度較低是因為早期使用之燃料才有破損的情況,而早期使用之燃料,
其週期短、濃縮度低,相對之退出燃耗值也低,均不超過35GWD/MTU。後來燃料經過改良
,除了不會破損,燃耗限制值也可達60 GWD/MTU。賀君自己也承認這是2~30年前發生的事
早已解決,但是又斷章取義將早期低燃耗值現象和燃料破損混為一談來恐嚇外行人。
核一廠兩部機組自商轉迄今共使用超過39萬根燃料棒,總共只有51根破損,而賀君說有
1953根無法移出的,不知是從哪變出來的。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舊燃料設計才有此破損
現象。核一廠從民國85年改用18個月週期的高燃耗度燃料,已連續近20年都沒有發生破損
,傑出表現還曾獲得燃料製造廠家頒獎表揚。
目前台電第一期的乾式貯存計畫沒有包含破損燃料,因為第一期的目的是減少燃料池中的
燃料棒來增加燃料池的空間,所以是先選擇完整燃料棒來乾貯,並非如賀君所言,破損燃
料將得永久留置於燃料池中。因為國際間已有成熟技術可以安全貯存破損燃料,美國官方
出的乾貯審查導則<NUREG1536>中的8.6B提到,只要可以證明有缺陷燃料模組所發生的凹
陷、結構件遺失及小裂縫不會影響燃料滿足貯存要求之安全性時,這些有缺陷的燃料仍可
視為一般燃料來貯存。在8.6C中更指出說,如果是破損的燃料(DAMAGED)可用一個套筒
(CAN)或相等功能的裝置,確保破損的燃料可符合原先申照中的臨界、熱流與屏蔽等需求
時,即可裝載並乾貯。所以核一的燃料池不會如賀君所說得變成核廢的永久貯存場。
賀君又要求台電能提供後三分之二的檢查數字,不要又將它們以「遺失」的方式來處理。
這更好笑,賀君自己都承認這是2~30年前發生的事早已解決,那幹嘛又要求看之後已經解
決完的檢查數字?看來「遺失」的是賀君自己所說過的話。
再來,賀君自己也都承認竹節效應是國際間2~30年前發生的事早已解決而且只要符合燃耗
限制值,慢慢燒5個周期也是合乎規定,沒有安全上之顧慮,現在又說會增加發生上述竹
節效應、沙漏現象與燃料匣彎曲的機率,賀君沒發現自己根本是邏輯前後不通嗎。再次說
明,燃料從8x8改為10x10的設計和改用Zr-4合金燃料匣後,都早已實證只要符合燃耗限制
值就不會有竹節效應與燃料匣過度彎曲的現象發生,也就是說機率是零,根本不會有機率
上升這回事。而燃料匣彎曲方面,廠家也會在爐心設計時予以考慮燃料的位置,並在不同
週期轉向,平衡燃料匣不同方向的中子通量,改善燃料匣彎曲的現象。
目前核一廠1號機全爐心408束燃料皆為Zr-4燃料匣,並沒有舊型的Zr-2合金燃料匣,望賀
君不要再斷章取義、玩弄文字遊戲。以上所評,賀君倘有不服,歡迎在公視台和核工專家
公開辯論,不要再用過期資料和假資料來反核並誤導、恐嚇外行人。
3.新聞連結:
http://ppt.cc/mRbA
4.備註:
o'_'o
專業的人回文了
這樣我又動搖了
誰有辦法在說服我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