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先民開發時被原住民砍怕了
因此幻想出了許多神明,幻想這些神明能保佑他們不被原住民出草砍頭
首先出場的是三山國王
1.三山國王
臺灣人的先祖,決定移墾臺灣,就要選擇作為移墾地守護神,在客家人而言大部份都選擇
三山國、觀音娘、媽祖婆等三神香大或神像帶來,或在家奉祀,或在臺灣的墾地建立寺廟
奉祀,祈求賜予保佑,或為移民的精神支持力量。待至經濟力量許可時,便在僑居地建立
家鄉式的寺廟作為回報奉祀。上文已提過,為了臺灣原住民的出草馘首習俗,因為「三山
國王」是「山神」,「山神」定能夠制伏「山中之生番」的聯想之下,而來的選擇。
再來是慚愧祖師
2.慚愧祖師
慚愧祖師是唐代的福建沙縣人,俗姓潘,名了拳,幼年出家,雲遊四方,後來在廣東嘉應
州陰那山建立道場,住了三十餘年,即將圓寂時,認為未能廣度眾生,心甚慚愧,而吩咐
門徒,將來要在浮屠(塔)寫上「慚愧」兩字,因此才有「慚愧祖師」之稱。
清代閩粵先民奉了慚愧祖師神像,來到今鹿谷鄉開墾,並建立了廟宇,對於當時原住
民的侵擾,有庇護的功能,於是附近地區紛紛分靈奉祀,如鹿谷鄉的祝生廟、靈奉廟、鳳
凰山寺,竹山鎮有三元宮及埔里鎮的福同宮、天旨宮等。
目前台灣的慚愧祖師廟 ,十之八九都集中在本縣境內,基本上慚愧祖師,己被當作
是本縣開發的重要守護神,有關慚愧祖師的傳說很多,其中較為人知的,是他曾經幫助過
吳光趕走番人的侵犯,一般來講,基本上慚愧祖師被當作保護神,而且是「防番之神」,
南投縣在早期墾拓開山的時期,族群間的爭戰是無法避免的,因此慚愧祖師是保護墾民的
獨特神明性格,便成為了南投人信仰的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