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圍繞MH17展開話語權爭奪戰
上周,馬航MH17航班不幸墜毀於烏克蘭東部的一片麥田裡。為爭奪對航班及其298名乘客
遭遇的解釋話語權,莫斯科和華盛頓打起了一場信息戰。
周二,美國情報官員一反常態,特意召開新聞發布會,公佈了他們相信此次墜毀與從親
俄武裝分子控制地區發射的一枚導彈有關的證據。
美方此舉旨在取得官員們所稱的“敘事”的控制權,此前俄羅斯國防部反駁了美國版說
法。
針對俄方的說法,美國情報部門的一位高官表示:“這是典型的責怪受害者的做法。我
們看到俄羅斯政府採取全場緊逼防守戰術,指示各下屬單位或友好團體操縱媒體環境,
以傳播俄羅斯的故事版本。”
馬航事件讓美國情報界左右為難。盡管官員們表示相信情報部門的推論,但由於在2003
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情報工作的失敗,情報界人士並不太願意參與公共辯論。
與此同時,美國擔心,如果過多發布利用衛星和其他工具收集到的數據,將會向俄羅斯
暴露自身的情報能力。
還有一點也引人註目,白宮大量引用社交媒體和YouTube上的帖子,包括烏克蘭叛軍指揮
官在Twitter上發布的帖子和有關武器動向的視頻,而不是五角大樓收集到的機密信息來
佐證己方的結論。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俄羅斯專家基爾?賈爾斯(Keir Giles)表示
:“各方都會非常有選擇性地發布影像。沒有人願意開誠布公地講述他們通過自己的衛
星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希望暴露自己的實力。”
在美方公佈支持自己觀點的材料之前,俄羅斯軍方宣稱已經戳穿了有關烏克蘭分裂勢力
擊落MH17的證據。
他們表示,他們可以證明有一個“山毛櫸”(Buk-M1)導彈發射裝置就位於烏克蘭政府控
制的克拉諾阿梅斯克城(Krasnoarmeisk),而不是叛軍控制的克拉斯諾頓(Krasnodon)。
這種指控與親俄社交媒體上幾乎一模一樣的博客帖子相呼應。但分析師表示,在一張導
彈電池部件的圖片上有無軌電車線,但克拉諾阿梅斯克城沒有無軌電車。
在同一場新聞發布會上,俄軍總參謀部行動總局局長安德烈?卡爾塔波羅夫(Andrei Kar
tapolov)中將表示,烏克蘭一架蘇-25戰機曾飛到距離MH17很近的地方。
在他發表上述評論後不久,有人發現維基百科(Wikipedia)用戶編輯了有關蘇-25戰機的
詞條,上調了該戰機的作戰高度,而這些用戶的IP地址是俄羅斯政府所使用的。
國際安全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ecurity Studies)跨國威脅主管奈傑
爾?英克斯特(Nigel Inkster)表示:“許多說法直接出自蘇聯的信息戰劇本。”英克斯
特曾擔任英國對外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的副處長。
“這是他們獲取信息空間的十分典型的做法——確保其他人沒有闡述自己說法的空間—
—隨後就會盡可能鋪天蓋地地講述自己的故事。”
美國的回應是嘲笑俄羅斯的說法。
根據美國官員證實的信息,烏克蘭不可能擊落MH17航班,因為其SA-11導彈系統射程不夠
。
美國還表示,烏克蘭蘇-25戰機擊落MH17的說法不可信,因為圖像證據顯示,導彈是從地
面發射的。
譯者/鄒策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