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請寫出完整媒體來源!例如中國時報、TVBS等,沒寫者一率刪除。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a.(該新聞是否超過三天?搜尋一下有沒有OP?)
b.(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劣退,貼廣告會被劣喔!)
Google巨量資料 幫人類延壽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2014.07.26 03:38 am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828816-3494551.jpg?sn=14063154899551
Google啟動菁英研究計畫,盼真正實現「預防勝於治療」。圖為Google執行長佩吉。
美聯社
Google公司啟動歷來最雄心勃勃的新科學計畫,運用巨量資料分析定義健康人體,並藉由
基因解碼了解疾病成因,幫助人類預防疾病、延長壽命。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項名為「Baseline Study」的計畫蒐集175 位匿名人士(未來可能擴
及數千人)的基因和分子資訊,試圖勾勒出最完整的健康人體面貌。
這項還在發展早期的計畫,負責人是50歲的分子生物學家康拉德(Andrew Conrad),他
首創可低成本、大量檢測血液樣本中HIV的方法。
康拉德去年3月加入Google研究部門Google X,他已延攬生理學、生物化學、光學、影像
學和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專家,組成一支70至100人的研究團隊。
雖然大眾醫療與基因體學研究早就存在,Baseline要蒐集數量更多、範圍更廣的新數據,
幫助專家及早發現心臟病、癌症等致病因,讓醫學更朝著預防、而非治療的方向發展。
Baseline並不針對某些特定疾病研究,而是蒐集數百個不同樣本,再利用Google的強大運
算能力,找出這些資訊當中的隱含模式,或稱生物標記(biomarker),希望研究員能透
過這些生物標記提早偵測到疾病。
比方說,研究可能發現某些人體內存在能幫助分解油脂的生物標記,可預防高膽固醇和心
臟病,有助延壽。而缺乏這種生物標記的人則可能早期就罹患心臟病。
Google已建立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運算與數據中心網路,現在已可儲存與處理醫療訊息,
並讓研究人員更方便存取。Google表示,Baseline蒐集到的資訊將一律匿名,用途僅限於
醫療和健康保健,不會和保險公司分享數據。但取得眾多人體的詳細資料,仍可能引發隱
私與公平的爭議。
Baseline研究今夏已在一家臨床測試公司啟動,並招募175人參加包括蒐集體液在內的測
試。這項研究也將建立參與者的組織樣本庫。
同時,Google X生命科學小組正開發更多可用來蒐集生命跡象的穿戴式裝置,如心跳率、
心律和含氧量等。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828816-3494665.gif?sn=14063154899551
圖/經濟日報提供
【2014/07/2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3.新聞連結: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828816.shtml
4.備註:
人人有管插 天天能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