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台中 高雄三地都有長期接觸的經驗
來說說三地的差異
高中就是念台北市的
如果台中、高雄沒辦法適應通勤1個小時去大都市上班上課
要超越台北市,有一定程度的難度
白天從新北市移入台北市的人口可能要想一下有多少
公車 307 傳奇,不是台北市民締造的
是新北市民締造的
那是從板橋進入台北市的公車
還有 235 傳奇
在捷運新蘆線還沒通車前
235 的運量應該不輸 307
甚至從桃園市、八德市、基隆市移入的人都要想一下
因為這幾個地方坐火車通勤到台北火車站
就跟高雄坐自強號一樣,半個小時到台南火車站
台中的優勢是天氣非常好,不熱也很少下雨
能短程郊遊踏青的地方非常多,可以往南投、彰化、苗栗跑
然後有帶狀的都會經濟,
逢甲商圈、東海商圈,一中街商圈規模算是可以批敵西門町了
勤美綠園道、美術館附近那種感覺是不同於台北市的都會型態
工作機會有個中科,雖然沒有北部多,但起碼還撐起一些產業鏈
而高雄
是真的覺得沒有把資源集中在一個重點區域
然後由這個重點區域向外擴散讓整體向上
發展有點散
導致能夠發展規模經濟的商圈火侯不夠
如果許多刻意發展的地方有像瑞豐夜市那樣的火侯
高雄跟台中應該是差不多
愛河整治成功
卻很難從這條河發展出有別於台北台中的都會感覺
有點可惜
三個城市唯一有這麼 OK 的河水景觀資源
採取資源分散就是會這樣
經費給的不多,就更不該資源分散
捷運的設站點就是個問題的最佳代表
在新崛江給正妹髮型師剪頭髮時
她說,從她家走到捷運站要15分鐘,乾脆騎車
然後對於旅遊景點的行銷有點缺乏
外地人到高雄居住
很難知道要去玩哪個郊遊踏青的景點
台北俗只知道弱弱的六合夜市,不知道有瑞豐,不知道有美濃
行銷做的不夠多
然後南科會把高雄的人給吸走
這對高雄的發展也是個難處
※ 引述《Forestier (跟小天使聊天吧:))》之銘言:
: 比較好奇的是
: 高雄市= 原高雄市(153)+原高雄縣(124) = 277萬人
: 台中市= 原台中市(108)+原台中縣(156) = 274萬人
: 現在~ 台中人口長啊長啊的 終於要追平三萬了
: 三萬好吧全部都給你算在舊市區 可是就算加上去
: 跟舊高雄市區相比 還是相差個快要1.5倍的地方啊?
: 況且原台中市面積(163) 還比原高雄市(153)大
: 原高雄市153/153人口密度幾乎是10000 比台北市還高
: 台中原市區再多成長十倍人口30萬下去 才會跟原高雄市差不多
: 可是算法不同以後就變成說~ 在多個兩三萬人台中人口馬上要超越高雄了~?
: 感覺怪怪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