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ingdao (恩恩呵呵先洗澡)》之銘言:
: 年近30
: 身邊一堆差不多年紀的朋友還是庸庸碌碌
: 資產只有幾十萬 或是剛破百
: 而投入家庭 養家養老婆小孩苦哈哈的更多
: 或是寮落去背房貸3.40年的
: 更不用提那些一出社會就揹著幾十萬助學貸款的新鮮人
: 這年頭要發達似乎只能靠爸靠媽
: 在台灣
: 揪竟要賺到多少資產才可以裸退
: 無後顧之憂安享晚年啊
: 五百萬+房子?
: 兩千萬?
這個計算方式是錯誤的.
就舉你這個 2000 萬的例子, 從網絡上的資料, 近年臺灣人均年收入約六
十萬新臺幣. 換句話說這就是約三十三年的年收入, 你在 30 歲要.
就以一個今天七十歲的人來說吧, 他三十歲時, 就是 1974 年, 臺灣的人
均年收入大概就是 862 美元, 把這乘以三十三, 粗算約三萬美元(算多了
)好了.
那就是新臺幣九十萬元.
換句話說, 如果四十年前有一個人, 跟那個二千萬臺幣的想法類似的話,
他大概就會覺得三萬美元就可以退休了. 從四十年後的今天看, 這個數字
一點也不現實.
再激進一點的例子, 就是在四十年代的上海, 一個人賺了一大堆日本軍票
退休, 或者在後期賺了一大堆金圓券? 這些直接就變成零. 不管你賺多少
都沒用, 可是這些都是通貨, 都是鈔票. 現在是否沒有這種事? 你看看像
非洲國家津巴布韋, 就有這種過去有價值的鈔票變廢紙的情形.
這顯示了一個基礎的問題, 當現金(也就是通貨)放到二三十年這麼長的時
間去衡量, 他的價值變化是會非常大的. 更不要說各國都有權憑空印出自
己國家的鈔票, 你花盡一生賺回來打算退休的二千萬, 政府只要開個印鈔
機就能令市場上一瞬間印出大量的「二千萬」, 分薄你那些鈔票的價值.
貨幣的價值沒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穩定.
二千萬儲起來, 可能在未來幾天一個大的政治變動, 導致不承認新臺幣或
者被限期廉收. 這二千萬就瞬間化為烏有了. 如果期望四十年這世界的政
治經濟都不變, 那我告訴你們四十年前根本不存在深圳這城市, 蘇聯還存
在, 德國分裂成兩半. 而我們這四十年已經算是和平穩定了, 再向之前推
四十年, 中華民國還真的是在大陸, 臺灣還是大日本帝國的一部份.
那種「三十歲有 XXX 要賺到 XXX 元去退休」的財務計劃, 其實是不切實
際的宣傳語句, 誰也沒有辦法預期到未來的政治和經濟的變化. 何況是銀
行和金融業者?
合理的規劃退休, 看的並不是現在有多少現金, 而是未來可保障多少的物
質收入, 這裡的方法包括:
1. 資產
也就是房地產, 證券, 這些可以不用你勞動工作, 就能提供現金收入的東
西, 就叫作資產. 他的租金也就是提供的收入, 會隨貨幣價值貶低而增加
, 也可以變賣去一次拿到很多錢. 傳統中華文化就是用這方式去養老, 就
是持有土地和房產, 因為人老了就不太能工作, 所以需要這些不用工作就
能有的收入.
但是這種方法的結果, 就如你所見, 人人為了能及早退休, 有個好生活,
便不斷搶奪房地產, 結果就是你們看到的「炒房」的原因. 而這會導致富
者越富, 貧者越貧, 最後失去了所有得到資產的希望時, 一生得不到資產
去保障退休的人就會不滿和動亂, 用暴力來大洗牌, 二千年來中華王朝都
是這樣倒下的.
2. 後代
這是第二種方式, 如果後代願意(及有能力)供養, 則也一樣能提供像資產
那種不用勞動就可以得到的收入. 也是一樣會隨外面的經濟而變, 就算錢
蒸發了也可以再賺. 但是這涉及幾個問題, 第一, 沒有良好的品德教育就
不會想要養你, 第二, 就算有良好的品德教育, 如果子女經濟弱勢(22k)
也沒能力養自己, 第三, 子女自己因為意外而傷殘或者死亡? 如果這些情
況發生了, 退休還是沒保障.
3. 政府
由政府統一抽稅, 對老人發放退休保障, 這是目前走向的主流方法. 會變
成主流的原因就是前面兩個可行性越來越低, 資產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沒
有的人卻還是會老. 後代也不是人人有, 就算有, 大部份養自己已很吃力
養不了上一代. 那只有由政府把退休承下來了, 政府不做的話, 社會就會
變亂, 大量老人流落街頭乞討, 有些窮人為了養自己的父母只有挺而走險
, 不公平和無視別人生活需要的社會最終的結果就是動亂.
4. 社會
理想的情況是社會本身就提供足夠的養老能力, 自古以來宗教機構都是在
做這種事, 收容無依老人. 照顧他們. 鄰舍之間也守望相助, 照顧無依的
人, 這也是所謂農村的人情味. 但是這前題是整個社會的道德發達, 整個
社會有能力有餘力的, 有一種「照顧和保護弱者」的責任感, 而且大家自
持, 不會利用這種善意去牟私利甚至害人.
理論上, 留下一個良好的社會, 才是對養老最好的保障. 否則, 就算你有
資產, 也會被騙被搶掉 (老人被騙時有所聞) , 就算你有後代, 他們也不
見得不是逆子, 又或者他們就是不公平社會的受害者, 自顧無力. 而就算
靠政府, 政府也可能會破產或不負責任.
這也是為何會出現北歐式的「救濟社會」(大家習慣叫福利社會), 我說是
救濟而不是福利的原因, 是這種社會建立了整個制度達成對弱勢者的保護
, 救濟是給弱者的, 所謂福利其實就是對弱勢者的保護.
至於「福利」很容易會讓人以為這是每人都應該拿, 不拿白不拿的東西,
有些人明明有錢家族也大, 卻也貪圖人家的「福利」, 這就完全誤解了救
濟社會的運作原則了.
但要華人理解到, 最好的退休保障是社會, 似乎很困難, 畢竟只認識現金
(卻看不到長遠會貶值)和房產(卻看不到他必須配合穩定的社會)的價值,
卻認識不到他們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