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ETTODAY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病人癒後7周精液仍可傳染 伊波拉病毒西非疫情嚴峻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的疫情嚴峻!目前擴及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和奈及利亞4國,衛
生福利部疾病管理署28日提升幾內亞、賴比瑞亞及獅子山3國旅遊疫情為第二級:警示(
Alert),呼籲出國民眾注意防範,加強個人衛生與手部清潔。
疾管署今天(31日)指出,幾內亞、獅子山、賴比瑞亞截至27日累計通報1323例病例,其
中729例死亡,致死率55%。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在症狀發生後具傳染性,經由旅遊、經商受
感染機率低,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上述3國經貿旅遊活動沒有特殊限制,但因疫
情可能從西非輸出到其他國家,建議各國應加強監測及院內感控等措施。
疾管署表示,伊波拉病毒出血熱是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所引起,潛伏期為2至21天
,病人在潛伏期不具傳染力,出現症狀後才具傳染力,經接觸患者血液、分泌物、器官或
精液而感染。
在臨床症狀方面,有突然高燒、不適、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出現咽喉痛、嘔吐、腹瀉、斑
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腎衰竭、中樞神經損傷、休克併發多重器
官衰竭,致死率高,甚至病患死後也可能具傳染力,透過葬禮籌備時接觸遺體傳播。聯合
國農糧組織表示,人類可經由接觸染病動物而受感染,呼籲民眾勿接觸、販賣及食用發現
當下已死亡的動物(尤其是果蝠)。
疾管署提醒欲前往西非疫情發生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與手部
清潔,避免接觸有病或死亡的動物,特別是猿猴類,也不得食用野生動物,尤其是猿猴的
肉。返國後21天內,應自主健康監測,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
,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另外,疾管署也呼籲醫師,如遇有至西非返國病患,務必詢問近期旅遊史(是否於21天內
曾至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等發生群聚國家)、接觸史、職業及家庭或工作環境等是
否有其他類似症狀病人,倘發現疑似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病人應立即收治於隔離病房,因疾
病初期症狀較不典型,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實施感染
控制措施,包括洗手、呼吸道衛生、避免體液噴濺等。如近距離(1公尺內)照顧疑似或
確定個案時,則應配戴口罩、護目鏡、防護衣與手套等,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
,因為病人痊癒後7周內精液仍有病毒存在,可傳播疾病。
3.新聞連結: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731/384379.htm
4.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