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健康照護

作者: playerscott (playerscott)   2014-08-01 14:03:25
【協助正確資訊傳遞】
https://sites.google.com/a/psychology.org.tw/trauma/foryou 災難與創傷心理資訊網
我們沒辦法阻止意外發生,或是克制媒體報導,
但我們可以維護彼此的心理健康。
節錄
【面對創傷壓力,我可以怎麼做?】
復原的過程
了解復原如何發生,會讓你更可以掌控復原歷程。
1. 復原是一種持續、日常、漸進的過程,而非突然好轉。
2. 創傷後,某些反應持續出現是正常情形,這是身體與心靈正常的運作與反應方式。
3. 痊癒並不等於完全忘記創傷,或是當想到它們時完全不再痛苦。
4. 痊癒可能指的是:你的症狀變少、症狀的影響減輕、你更有自信能夠因應創傷記憶與
創傷相關的反應、或你對情緒的管控能力有所改善。
因應災難/創傷身心反應:沒有幫助的行為
1. 透過藥物與飲酒來放鬆、減輕焦慮、阻斷相關思考/感受、或幫助睡眠:
整體而言,使用藥物或酒精的壞處多於好處。
2. 遠離周遭他人:
當你處於不與他人來往的孤立狀態,也代表失去社會支持、友誼、以及與人
聯繫的親密感,這可能會讓你較常獨自擔憂、產生無助感。
3. 放棄從事令你愉悅的活動或休閒:
這會降低出現良好感受與成就感的機會,增加憂鬱心情的發生。
4. 使用憤怒控制別人:
憤怒會引起他人懼怕而離開你,利用你的憤怒來左右別人,雖然會暫時讓你
遠離其他負面情緒,但也會失去與親友的正向聯繫。
(包含網路上較激動的憤怒情緒)
5. 持續迴避那些可能會提醒你想起創傷事件的人物、地點、或想法:
逃避創傷相關的想法,雖然表面上暫時有效,但是長期而言並不會改善情緒
困擾,並且會妨礙你對壓力反應的主動因應。
6. 轉移注意力:
(例如:全心全意地長時間投入工作),企圖避免想起創傷的困擾記憶。
因應創傷/災難身心反應:【有幫助的行為 】
以下列出常見的災難/創傷身心反應,與可能有幫助的因應方式。如果你出
現了下列反應,不妨試著從事這些你可以作的事情:
1. 出現令你困擾的災難/創傷回憶、影像、或想法時…
a.提醒你自己,這些只是「那件事」的回憶。
b.提醒你自己,擁有某些創傷事件的記憶是自然的。
c.嘗試與你信任的人談論它們。
d.記住,接觸到那些會提醒你想起災難/創傷的事物時,雖然會讓你感覺被情
緒淹沒,但這樣的情形通常會隨時間漸漸減輕的。
2. 突然感到焦慮或恐慌時…
通常也會伴隨心悸、頭昏眼花或神色呆滯,這些反應多半由呼吸急促引發。如果
出現這些情形,請記得:
a. 這些身體反應並不危險,如果在你運動時出現這些反應,或許你無須擔心。
b. 通常是加上錯誤且令人害怕的想法(像是「我快死掉了、我心臟病快發作了、
我快失控了」),才讓這些反應變得特別難受。
c. 放慢你的呼吸可能會有幫助(可參考創傷壓力的自救法寶:放鬆技巧)。
http://ppt.cc/tpL2
d. 這些感受通常會很快消失,在它們減輕後,你可以繼續進行手上的事情。
e. 每次當這些焦慮反應出現時,都持續提醒自己採用上述的正面思考,如此,
焦慮的反應會逐漸減輕。經常這樣練習,也會較容易應付焦慮與恐慌反應。
f. 在一天中挪出時間從事放鬆活動,讓自己平靜下來,這麼做能有助於改善睡
眠與專注程度,也能提供身體能量
3. 感覺似乎災難/創傷又再次發生(瞬間影像重現)時…
當這現象發生時,你會感覺好像回到創傷當時,重新體驗創傷。通常,這可能是
因為接觸災難/創傷提醒物而引發的,災難/創傷提醒物是與先前災難/創傷經驗相
關的事物,可能是人、地點、聲音、氣味、感覺或時間點,當個體接觸到災難/
創傷提醒物時,經常會引發創傷當時的記憶。如果出現這個情形,請記得:
a. 保持眼睛睜開。觀看你周圍的環境,認真注意你現在正在哪裡。
b. 對你自己說話,提醒自己「我現在正在那裡、現在是哪一年/月/天」以及「我
現在是安全的,災難 /創傷事件發生在過去,而我現在正在這裡」。
c. 動動身體,嘗試去感覺自己的腳穩穩地踏在地上;站起來,在周圍環境走動。
喝杯水,並且洗手
d. 打電話給你信任的人,告訴他(們)你現在經驗到的事情。
e. 告知心理衛生人員或醫師,這個瞬間影像重現的經驗。
f. 記住,災難/創傷相關的媒體報導可能是一種災難/創傷提醒物,會引起對災
難/創傷重演的恐懼。當你被引發想起創傷事件時,試著告訴自己「我會這
樣沮喪是因為我想起了那次災難,但是現在並沒有災難,而且我也很安全。」
g. 檢視和限制你瀏覽的新聞報導,只要獲得你所需要的資訊即可,或是透過親
友獲得相關資訊。
4. 出現表達正面情感的困難時…
a. 記住,這是創傷後常見的反應。
b. 提醒自己「你並不是故意要這樣做,你不應該為了一件你也不希望發生、或
是沒法子控制的事情感到罪惡」。
c. 規律地從事你喜歡(或以前喜歡)的活動。有時,這些活動可以重新燃起愉
悅的感受。
d. 採取行動,透過一些小方法對於你的親友表達關懷:寫張卡片、留下小禮物、
或是打電話問候他們。
5. 人際關係突然改變時…
創傷後,人們可能對家人與朋友的感覺不太一樣。例如,可能變得防衛心很重、
非常掛心彼此的安全、因為親友的反應感到挫折,或是感覺與家人朋友變得疏
遠。
a. 在恢復的期間,明白家人與朋友是支持力量的主要形式。不要因為覺得會帶
給他人負擔,而退縮不尋求支持。許多人在災難後的改善,來自於旁人的良
好支持。
b. 瞭解與包容:「家人的復原過程並不相同」是很重要的。詢問你的家人朋友
過得如何,而不是給建議,或是告知:「你要克服它們」。學習聆聽,並且表
達樂意幫助的心。
c. 當你感到沮喪或身處壓力,倚靠其他家人幫忙養育子女或其他日常事務。你
可以說:「在我們經歷過這一切後,我們對彼此生氣的情形是很正常的。我
們對這些狀況的處理真的很不錯,有彼此在真好。」
關心小叮嚀
A 提醒自己,如果你已經透過一些方法改善上述情形(而這些方法不是沒有幫助的行
為),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我們鼓勵你繼續多使用這些有效的方式。
B 如果你出現上述災難/創傷身心反應,但還沒開始因應或是因應無效,我們鼓勵你
嘗試使用上列的因應方式,並從中找出對你有幫助的方法,持續練習。這就像學習
新事物,練習越多,越有效。
不妨試著與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或醫師討論這些部分。
C 在工作場所、家庭、社區等地方,尋求能夠幫忙你的人。你並不孤單。
=============================================================================
1. https://sites.google.com/a/psychology.org.tw/trauma/foryou/adult 一般民眾
2. https://sites.google.com/a/psychology.org.tw/trauma/forpro 心理專業人員
3. http://ppt.cc/3fiJ 高雄地區助人工作夥伴招募
=============================================================================
希望有幫助
願台灣平安
作者: GoodElephant (翊今寶寶,說你好。)   2014-08-01 14:04:00
GOOD
作者: tonica (為者常成 行者常至)   2014-08-01 14:04:00
好心腸專業推
作者: apa9394 (委員長老虎)   2014-08-01 14:04:00
唉唉
作者: ulazure (藍夜)   2014-08-01 14:05:00
作者: tommy2474578 (湯米)   2014-08-01 14:05:00
天佑台灣
作者: dingdong103 (叮噹)   2014-08-01 14:06:00
現在需要的是這種分享
作者: dan310546 (00)   2014-08-01 14:07:00
感謝
作者: yaya (喔耶比)   2014-08-01 14:07:00
今天騎車在路上看到水溝蓋都怕怕
作者: clowve (霜降牛肉)   2014-08-01 14:09:00
作者: darkelecy (乖)   2014-08-01 14:11:00
推妳好心
作者: siaotaka (荒漠行者)   2014-08-01 14:11:00
作者: shintz (Snow halation)   2014-08-01 14:12:00
關掉電視
作者: wowhg (wowhg)   2014-08-01 14:14:00
推推
作者: zoooooming (天)   2014-08-01 14:18:00
作者: Weitzel (JJ)   2014-08-01 14:18:00
作者: fannila (小彗星)   2014-08-01 14:21:00
謝謝分享這種正面的文章
作者: kaoru1992 (黑草)   2014-08-01 14:21:00
作者: taco2414 (Crazy moon)   2014-08-01 14:23:00
同是助人工作者給推!!!
作者: kobino   2014-08-01 14:34:00
大推
作者: RawiyaL (Rawiya)   2014-08-01 14:39:00
作者: khourou (小麻煩)   2014-08-01 14:52:00
專業推!
作者: SHIU0315 (SHIU)   2014-08-01 15:43: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