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臺北1日電】
2014.08.01 08:45 pm
高雄發生氣爆事故,大陸專家劉鐵民說,這是可燃氣體洩漏的典型特徵,若不是施工或
人為破壤,應該是管道遭到腐蝕或疏於維護。
大陸分析師張聖林說,居民日常應注意居住地附近的管線標誌,遇到氣體洩漏或爆炸趕
緊遠離管線。爆炸一般是順著管線方向往下游擴散,避險時應往管線上游地帶「逆向逃
生」,這樣才不會被爆炸「追著跑」。
新華社引述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鐵民分析指出,高雄氣爆事件是可燃氣體
洩漏的典型特徵,徵兆十分明顯。
他說,從全球化學品管道事故的歷史來看,管道洩漏的原因包括人為與自然兩大類。「
如果不是施工或人為破壞,應該是管道遭到腐蝕或疏於維護。」
報導也引述上海卓創資訊公司化工行業分析師張聖林說,根據初步資訊判斷,管道老舊
造成的接縫洩漏,或是雨水造成的管道腐蝕,都可能造成洩漏。
張聖林說,氣爆點處於鬧市,丙烯聚集在下水道內,推測遇到汽車、飯店或居民家中的
明火後發生爆炸。
報導還引述美國雪佛龍公司中國區安全總監欒興華說,觀察監控影片可發現,爆炸產生
的氣浪呈放射狀擴散,這表明洩漏的丙烯聚集在地下管道中,並沿著管道擴散。
他也說,管理地下管線是世界各大城市都面臨的難題,牽涉市政管理、安全監管多個方
面,如果資料缺乏、協調不當、監管覆蓋不全,很容易造成重大事故。
張聖林說,「大陸近年來也發生多起石化管道洩漏事故,臺灣應該吸取大陸的教訓。」
張聖林建議,對石化管道所在區域的地面開挖應予以控制,避免「拉鏈路(指缺乏整體
規劃管理,馬路挖了填,填了挖的現象)」。
此外,他說,現代城市地下管道眾多,應加強跨部門監管與資訊互通,避免施工中「誤
傷」;對雨水腐蝕、地震、明火等破壞因素應定期排查;相關政府部門應提高應急處理
能力。
【2014/08/01 中央社】@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4/88438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