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有機會參與一些政府的工程審核
(去幫忙搬東西和拍照的工讀生)
我發現有政府在審核工程的時候
會採用"扣點"的方式進行審核
扣點的標準是工程協會還是工程委員會做的 (我忘記正確名稱是什麼了)
每次的審核委員根據他們的專業知識
會對該項工程進行相當多的指證並且提出要修改的地方
最後在看完實際情況以及聽完廠商的報告後
最後進行扣點的評比
決定是否要扣廠商錢
但並不是每次審查都會一直審查到過
因為每次去的委員不一定是同一批人
所以會變成第一次審核工程時
A委員說哪裡有問題
第二次審核時
B委員說另外一邊有問題
但是並不會特別去確認A委員所指出的問題是否有改正
(第一次去的委員可能是土木方面的 第二次去的可能是植栽方面的)
對廠商的扣點討論會結束後
宣布開會的結果
然後就散會了
這過程委員們是真的都很認真的在指出工程哪裡有問題
但是事後地確認工作似乎就有點不足了
以台灣的道路為例
如果道路鋪得不好
但是勉強還OK
那就會導致該廠商被扣錢
因為有時候路都已經鋪好了
委員們也不會叫他們挖掉重弄 (即便可以委員們也不一定會要他們重鋪 視情況而定)
於是這就間接導致台灣的有些工程的建設似乎有很多瑕疵
不知道有沒有這方面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