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念哈佛會因為個案跟學校有學位上的糾紛就鼓吹不要到哈佛念書的邏輯嗎?
除了不可抗辯條款外,還有仲裁最後手段才走上法院訴訟
在此之前,就算因為帶病投保無法獲得理賠,但還是會退還所繳保費
這與台灣保護保險公司的制度與觀念完全不同,連對岸這樣的國家都引進上述條款
在台灣都只常見保戶如何詐騙理賠金詐保數據等等,但永遠看不到保險公司運用
條款解釋權、理賠調查權及消極不作為進行詐欺不理賠的相關數據
我舉一個朋友的例子,在台灣買宏利保單同時也在加拿到取得當地宏利保單
如果可以相信台灣宏利為何不能相信加拿大宏利?更何況都有中文客服
也許個人有在美國券商開戶所以熟知這樣的管道與程序,對於沒有接觸過的朋友可能會
感到不安全與茫然,取決於個人的智識程度,我在還沒開戶之前也認為充滿了不確定性
匯了幾次過去與匯了幾次回來,幾年過去就慶幸自己不用再被基金公司收取高額佣金
多了這個管道,國內券上銀行與投信也不會太過於要求金額大小,這些%有沒有差?
我只能說我買圾垃債一年收益大約6%~7%,負擔高風險後基金公司每年收我2%總開支費用
相當於35%所得稅,真的有差。
再者
我聽過台灣的業者找歐美的保險公司當再保險公司
還沒聽過國外的保險公司找台灣保險公司當再保的
白皮膚道德有沒有比較好?我認為沒有,所以法律對於有權力的一方進行規範
而有權力的一方通常不是被保險人,花點時間去了解會比免費的網路訊息要來得有價值
或者可以移駕到CFP或Foreign_Inv,應該都有足夠的資訊可以幫助了解
但是還是重申,台灣因為保護保險公司的關係,推銷國外保單是有刑事責任的
※ 引述《IkiHayashi (壹崎)》之銘言:
: 請問一下
: 當年大家很相信的雷曼公司
: 後來有賠給客戶嗎? 雷曼公司照樣倒掉了
: 雷曼也是投資銀行前五大
: 實際上 金融風暴時
: 曾經有某家公司瑞士的銀行 打死不接受贖回
: 依法要接受 不過 人家就是不接受 不爽你可以去告他們
: 實際上 外國的法律細節 你不可能比外國的大公司還要懂
: 實際上跨國進行官司的成本非常高的
: 對方光是這一點就吃死你了
: 一切依規定辦理? 當法律你不熟 官司成本又高
: 請問一下 是你要依他們的規定辦理 還是他們依規定辦理
: 不過台灣大概真的很多人缺乏國際觀
: 認為皮膚變白後 道德觀就會變好
: 這種思維頗不可思議的
: ※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 奇怪的點在這裡
: : 國際網購安不安全?
: : 台灣法律有沒有保障你在amazon或日本樂天或掏寶購物安全?
: : 完全沒有!!
: : 但台灣人愛不愛買?? 超愛買!!
: : 那你說出問題怎麼辦?
: : 還不是一樣按照當地法律來處理
: : 台灣一堆人愛買水貨 台灣法律又不保證水貨
: : 但台灣人為什麼愛買?因為原廠保阿~~
: : 東西壞了 一樣可以寄回原廠處理 怎麼就沒人擔心台灣法律管不了 人家不幫你處理?!
: : 台灣人會買的國際保單
: : 保的是世界前五大保險公司
: : 敢問你國泰新光排行世界前幾大??
: : 你居然擔心前五大保險公司賴帳 卻信任世界排名不知道哪裡去的台灣公司?!
: : 事實上就是 國際保單 原公司都會乖乖處理
: : 連自殺都理賠!
: : 哪像台灣保險公司機機車車 龜龜毛毛
: : 八卦是像國泰新光這種自己本身有醫院的保險公司
: : 健康險理賠條件都很嚴格 會調閱病歷 雞蛋挑骨頭 因為他們有專業醫療審核資源
: : 反而是像某建設公司自己搞得保險公司 理賠就乾脆很多
: : 大概是病歷沒人看得懂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