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sop (very superior old pale)
2014-08-30 12:18:33約莫10年前
"草莓族"一詞在社會上開始流行
指的是民國70年~民國79年出生的台灣年輕族群
而在微基百科上是說該詞係源自於1993年出版的辦公室物語
用來形容民國60年以後出生的世代
普遍有著抗壓性低、承受挫力低、忠誠度低、服從性低、穩定度低
個人權益優先於群體權益的特色
前幾年余祥銓工作不順利、崩潰痛哭的事情在媒體的報導之後
甚至成為了草莓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相信大家從上述之中可以發現
似乎民國59年以前出生的會說民國60年以後出生的草莓
民國69年以前出生的會說民國70年以後出生的草莓
然而,本魯於數年前畢業去服兵役仍在新訓中心時
當時同梯有第一批18歲的八年級生
聊天的時候聽到有些7x年次的在教訓那些80年次的不要那麼懶散、那麼草莓
不過卻聽到那些80年次的回答:草莓族是指你們七年級生好不好?
該員當時聽到不禁語塞
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
"吃苦"這樣的概念
所指的是身體的耐勞程度?(能忍受雇主的剝削)
抑或是心靈的耐壓程度?(能忍受雇主的謾罵)
似乎是個挺抽象的概念...
以及"草莓族"一詞
究竟是像微基百科中所提到的「草莓族一詞已經成為壓榨年輕人的藉口」?
又或者只是用來倚老賣老的嘴砲之詞?
還是七年級生在這幾個世代之中,真的是最差勁的?
有沒有這方面的數據、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