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學術界
看到"升等考試沒過"的字樣
有些難過
其實在台灣大學任教
不管公私立
都有所謂的"升等考試"
也就是在幾年內沒從助理教授升等變副教授之類的
就是所謂的升等考試沒過
而升等考試的內容不外乎是以教學時數,論文刊登數(引用數),刊登期刊刊登點數,
研討會參與次數等
不是那種白紙黑字的考試
通常就算湊齊以上等條件
還有校內審與校外送審那關
所以如果得罪人或黑到底...
那就算湊齊所有條件也不見得會過了......
(如前幾篇有人討論)
但學校為了評鑑
會有所謂升等條款
也就是5年或8年條款
也就是在5年或8年內沒升等成功(不過不同學校還是規定不同)
就會請你走路.....
有的學校會很嚴執行
有的學校會看你的後台是誰而定奪
但不管如何
在繁重的教學下(因為最菜,所以系所的課他們要上大部份)
助理教授要做研究,寫論文,寫計畫(因為沒計畫就沒研究經費),還有一堆雜事.....
然後最終目標拚升等!!!
這也是為什麼有之前的掛名事件發生
因為互相掛名升等上比較快
講完助理教授
回到拿博士這件事
國外和台灣很不一樣
很多國外的學校拿學位不一定要有期刊論文
然後研究大都以團隊合作為主
所以論文期刊或許會很順利
只要有想法,大家討論一下
研究結果很快就出來
當然期刊是否能刊登在好期刊
背後的老闆是誰也很重要
所以很多從國外回來的
大都很不習慣
所以近幾年我在學術圈看到國外博士回來的
混得好的很少
有一個牛津回來的也差點被解聘
國X院之前杜克回來的也bye bye了
曾有一位美國UC河濱回來的助理教授形容過
"台灣的學術界就像一座座的山頭,山頭上的人只會照顧山頭下的人!!!"
不過大環境影響下
助理教授自己對學術的熱忱與思維也很重要就是了
總之
台灣的學術界很混亂
助理教授又要會研究又要會上課
所以常常導致學生覺得老師上課亂七八糟
因為根本沒準備就上課了
他們的心思大都放在研究論文上
因為在大專院校以期刊論文升等還是重要
特別是發了好的期刊
研究經費啊,人脈啊,甚至想升等的醫生全都蜂擁而至
對於以後的學術發展很有幫助
甚至選院士之類的
所以有人強調
不如在大專院校中
將學術與教學分開
這樣既能讓學生好好學習
也能讓教授們好好衝學術
but 在台灣這樣很難
因為大專院校不可能多花一些錢
聘不教學或不做研究的學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