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cfrank (roc_frank™)
2014-09-04 15:32:52YouTube改變收視習慣 誰還看電視?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8913702.shtml
【聯合報╱記者闕志儒/專題報導】2014.09.04 03:40 am
9月學生重返校園,但近年暑假收視潮並不明顯,不是學生不看節目,而是上百個頻道分
食收視表現後,電視觀眾正轉進網路,電視收視再被稀釋,製作人、Yahoo「名人太會考
」主持人沈玉琳直言:「電視開機大不如前,網路收視已是時下收視習慣。」
據查,廣告主認定的30至39歲有效消費收視族群,有7成透過網路觀看影音內容,而18至
24歲年輕人觀賞網路影音的比例已超過電視。相較大陸視頻發展成熟,台灣則以YouTube
與奇摩影音是最常見的兩大影音平台。
YouTube有專屬頻道、打造個人影音秀,上至天王天后,下至鄉井小民都能在此攻山頭,
但都得靠點閱率試人氣。YouTube趨勢分析經理凱文艾羅卡曾指出,爆紅影片有「領導潮
流的人」、「製造參與感」與「意外感」3因素。
以「冰桶挑戰」為例,名人加入帶起風潮,接續點名則為活動製造參與感,內容若有亮點
更受歡迎,點閱率破2百萬的金城武便是一例。這也證明,網路已是傳遞、接收訊息的流
行平台,傳統媒體已失去獨大性。
有人稱網路影片成本低,但品質落差也大,畢竟使用者省下的是媒體平台的費用,並非製
作費,而此似乎佐證了為何台灣具規格的網路節目,常向大陸視頻網站投石問路。
網路劇「PMAM」導演B2說,「大陸視頻會給製作費,但YouTube是靠點閱率拆帳,若點閱
率沒過門檻,恐難拿廣告收益。」據悉頻道持有人和YouTube依55:45的比例拆帳,而視
頻網站投資每集台幣30萬製作網路節目,製作費已不輸電視。
吳宗憲將版圖擴至網路,在樂視網砸台幣百億加持下,推出「光環之后」、「天后之征」
與「阿憲走著瞧」等。B2認為,網路影片長短有彈性、內容創意較多,「但網路要在短時
間抓住觀眾,設計內容更傷腦筋。」
另外,文化部昨公布今年度補助製作高畫質綜藝類電視節目,友松娛樂「女王的密室」獲
1,890萬補助,傑星傳播「元味好生活」獲340萬補助,這也是文化部在推動高畫質電視過
程中,首次以綜藝節目為補助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