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sca (hi)》之銘言:
: 魯蛇十五年前剛來到批踢踢
: 那時候批踢踢只是台大眾多BBS其中的一個
: 同時期還有不良牛 充滿一夜情的椰林等等
: 當時批踢踢好像大學生居多
: 曾幾何時 批踢踢好像被上班族/研究生/中年歐吉桑佔滿了
: 大學生比例變低了
: 以前超過九成 如今大概五成
: 有沒有批踢踢人口嚴重老化的八卦阿???
批踢踢從來就沒有人口嚴重老化的問題
是因為講話比較有料的
多半都是比較有年紀的人
這些人發文發的最多
反倒是大學生發文發的比較少
因為他們講不太出太多有料的東西
講出來也只會被笑被噓
導致很多都在潛水
你有沒有想過
很多年輕人在這邊都是潛水一族的啊
而且 批踢踢的言論話題的轉變
我覺得不是人口老化造成
而是社會變遷的因素使然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
以前大家在戰學校、戰當紅偶像、戰補習班
是什麼樣子的社會背景?
那年代臺灣錢淹腳目阿......
過去那個時代是只要肯用功唸書、肯努力工作的時代
就可以一路升職發財,前途光明的時代阿......
那年代沒什麼人想要當普普通通的公務員
都幻想著自己要有成就,有威望阿
差別只在於,唸的是好學校還是後段學校
抑或者是好科系與壞科系的差別...
這一切的轉變,都要從廣設大學的衝擊效應開始說起
廣設大學的後果,造就了人人都有大學唸的效應
事實上在職場業界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大學生
只因為在臺灣有華人士大夫的觀念之下
被搞到人人都要唸大學阿
再加上台灣產業轉型不成功
導致於人力需求大量萎縮
讓台灣整體景氣衰退,年輕人失業率上升
企業老闆只願意把錢拿去買房地產
卻不肯思考如何投資可以轉型成功賺錢
看看當今的社會,連台清交學歷都無法保證成就了
現在是人求事的時代,不是事求人的時期
如此的社會戰學校、戰補習班還有意義嗎?
在這個失落的世代,只求有一份安穩的工作
讓自己可以淡定的過完後半輩子,已經是相當有福分了
這不是說從學生變成社會人士的主體改變
而是社會變遷的無奈感使然
其實廣設大學造成的現象
就是由過去以實力決定的時代
慢慢變成需要以後台、關說為主體的變遷
然後大家也發現到高中拼好大學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因為進職場工作人家主要還是看你的大學成績單
對於公務體系而言,唸哪間大學反而沒有那麼重要
說的更明白一點
就是升學唸書的概念
已經由過去華人士大夫的科舉取士的傳統思維
漸漸變成歐美國家視高等教育為投資的想法取代
大學廣設,兵役役期縮短的效應
讓大家開始學會思考,自己是否需要接受高等教育
還是說要先踏入職場工作累積經驗
因為在歐美國家的想法認為
大學從來就不是一個飛黃騰達的保證
而是讓有錢人來做學問的地方
所以歐美國家的大學學費都是天價的貴
至於那些學習能力很強的窮人
則是有許多獎助學金的配套措施
而且歐美國家的大學生通常在唸大學的時候
就已經在密切注意職場業界的型態
大學一畢業就直接去工作了
鮮少有人唸到研究所以上
相較於台灣的廣設大學
出現人人要唸書,人人有功練
這樣子真的適合嗎?
這樣只是讓更多人沒辦法提早進入職場工作
進而讓台灣有辦法轉型產業成功
當台灣的產業轉型失敗
下場就是人力需求急速萎縮
然後為政者又害怕失業者太多
會有一堆遊手好閒的人上街頭抗議搗亂
才會跟企業大老闆提出22K的青年實習輔導就業規劃
目的就是要讓大家都有工作做,不會到街頭搗亂
卻造成了公司人力的浪費
許多可以用機器取代的工作都用人力做
讓整體工作效能低落,員工薪資也提升不起來
如果台灣真的缺人缺工
台灣員工是可以隨意跳槽,哪怕沒好工作
相較起來,公務人員反而算是工作福利比較好
工作比較有保障,薪資所得相對高的行業了
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之所以要追求高學歷
想要的是一個穩定就業的保障
並不是真心想要求學問
廣設大學的效應之下才會出現
大學指(聯)考式微,公務人員國考漸顯的效應出現
很多人甚至於上了大學就開始考國考
考上公職之後就休學去當公職
等當公職一段時間之後再以在職生身分回校園進修
以求升等的學歷需求阿
這種現象在文法商,第一類組特別明顯
你要年輕人在失落的世代
如何有上進心?如何奮發圖強?
這些年來,生活倫理與道德的概念
已經從過去忠勇愛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的內容
漸漸變成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與科學的價值觀
況且在網際網路普及與發達的時代
造成大家的知識機乎都在同一條線上
此時知識的價值就變得大不如前了阿
況且這裡版規級極為嚴苛
很多年輕人常常害怕觸犯版規,害怕被鄉民罵
不敢來這邊討論
才會導致有這樣的感覺阿
很多年輕人在這裡都是當潛水家族的好不好
這是我自己的認知啦
有需要補充的再請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