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zzBurger (吉事漢堡)》之銘言:
: 台灣移民在美國社會通常是什麼區間
早期來做生意的如果現在還能在美國,大概都是溫拿組的,很多現在
都是退休的有錢人。現在過來的大概就是吃不飽餓不死的中產階級。
因為台灣過來的移民很大一部分都還是靠著留學->工作來轉換身分的
,所以大多有大專甚至研究所學歷以上,所以在社會上的區間大致也
就是跟美國同學歷的人差不多。要特別提一下,學歷在台灣跟美國很
不一樣。在台灣,隨便抓一個二十幾歲的都有大學學歷。在美國,有
大部分的高中甚至達不到100%畢業率。有大學學歷一般都有還過得去
的工作了。
如果爸媽在台灣身體健康退休金也夠用,應該還能存點錢等著讓小孩
上大學付學費。如果家裡經濟不太好,還要你每個月匯孝親費回台
灣,外加來回探望父母的機票,那基本上就只能祈禱小孩成材一點,
到時有獎學金可以讀,不然只好讓他去貸款讀大學了。
美國錢好賺嗎?看「稅前」薪水每個都高得嚇死人。扣完稅扣完保險
以後就剩下2/3不到。再加上這邊一般的開銷,實際上真的不會比台灣
存得多。所以每次看到那個什麼「放棄美國(新台幣)百萬年薪回台
灣發展」的新聞都很想笑。如果在美國只有三萬多美金的年薪,那個
真的算是中產階級底層的。而且如果是在大都市,那三萬多一年大概
連養活自己都很辛苦。
當然,我這邊講的是「一般移民」。你一定會聽到很多人在什麼google
apple大學畢業起薪就十幾萬美金的,聽到有些人房地產炒對時機買
對股票每天躺著賺開著法拉利的。在美國只要有錢,連海岸都可以買
一塊當自家後院。但是你會聽到這些的原因是因為在美國辛苦掙扎過
日子的人不會出來講這些。就像你會看到很多自行創業賺大錢的,但
是經濟部的報告裡頭其實95%的創業者都撐不過第三年一樣。所以不要
覺得在美國就是什麼溫拿組。像魯叔給小孩買衣服都只能等到有coupon
的時候去買$3~$5一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