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人間福報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燭光身影13 傾聽心事的救命英雄 布里格與史密斯
2014/9/6 | 作者:楊慧莉
文/楊慧莉
人生在世,難免遭逢挫折、逆境,有人因此懷憂喪志,甚至走上絕路。這時
如果有雙傾聽的耳,情況將為之改觀。今天的專題人物都在別人身處危困之
際打開傾聽的耳,不僅及時化解危機,還讓人找到重生的力量。
聆聽困頓
布里格搭起求生的心橋
布里格(Kevin Briggs, 1963-)年輕時,看到朋友到「加州公路巡警部」應
徵任職,引發他的好奇心,也想進去一探究竟,於是就前往應徵,從此開啟
自己的巡警生涯。
致命的吸引力
布里格的巡邏任務裡包括地標建築「金門大橋」。站在這座連接舊金山和馬林
的交通要道上,太平洋和舊金山灣的「美」一覽無遺,也因此讓人產生不切實
際的浪漫聯想,以為「只要從上頭縱身一躍,所有的煩惱和痛苦均能一掃而空,
讓他們投向另一個美麗世界,那底下的水還能潔淨靈魂」。漸漸地,這座美麗
的大橋成為自殺景點。自開橋以來,已有一千六百多名民眾一躍而下,死於非
命。
因此,布里格打從上任的第一年起,就開始與金門大橋「致命的吸引力」拚搏,
幾乎每個月就得面對兩起自殺事件。然而,那時,警官們並未受過自殺防治的正
規訓練。生澀的自殺事件處理方式不僅無助於有自殺念頭的意圖者,也讓前往處
理的警員備感棘手,最後往往造成兩敗俱傷。布里格就曾深受其害,為此自責不
已。
潘朵拉的盒子
一天,他接獲有人要自殺的通報,於是前往現場,看到一名男子站在橋邊。男子
叫傑森,專程從紐澤西飛到金門大橋自殺。他先是問在場的巡警有沒有聽過「潘
朵拉的盒子」——即叫「潘朵拉」的女孩把盒子打開放出所有邪惡東西,唯獨沒
放出「希望」的故事;接著又問他們:「如果你打開盒子卻發現『希望』並不在
那裡呢?」
巡警們一時之間接不上話,傑森停頓半晌後,突然往右傾身而下消失不見了。
那晚,布里格通知傑森的家人,他家人不僅沒怪罪巡警,反而從布里格的口吻中
聽出自責,隔天他們的猶太教師就打電話給他,企圖避免一人自殺造成多人受傷
的後遺症。
後來,相關單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授與巡警們有關自殺防治的相關
訓練課程。在受過訓練後,布里格比較知道碰上類似情況要如何與對方對話,像
是先問候他們,接著問他們明天想做什麼,如果沒有計畫,還可幫他們想出一
個……
關鍵在於聆聽
不過,根據布里格的經驗,最重要的不是跟對方循循善誘,而是靜靜聆聽,無須
指責、爭辯,甚至告訴對方你「明白」他們的感受,當下就只是陪伴在旁,成為
那個可能的轉捩點。運用這個原則,布里格在二十三年的公職生涯中拯救了數百
條生命。其中一人,還於八年後帶著家人前來致謝,重續當年的救命情緣。
二○○五年三月,伯西亞(Kevin Berthia)才為人父不久,就被郵局炒魷魚。心
灰意冷下,他跑去金門大橋尋死。當布里格接獲報案前往處理,看見伯西亞在一個
箭步之遙時,便冷靜地向他自我介紹,並說:「我知道你現在很不好受,但如果你
想說出來,我洗耳恭聽。」
於是,伯西亞將他這一生所遭逢的種種不如意一股腦兒地傾倒而出,包括自己被收
養的身世。
過程中,布里格安慰他:「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不管如何,都必須堅持
下去。」就這樣,雙方一搭一唱的,九十分鐘過去了,伯西亞也從欄杆的另一頭跨
回安全地帶,決定再給生命一個機會。
有你聆聽真好
布里格當下恭喜他做了一個明智的決定,並好奇地問他回心轉意的原因,伯西亞
說:「因為你的聆聽!你讓我把話說出來,而且靜靜聽我說完。」
八年後,布里格以拯救數百條性命,獲頒由美國自殺防治基金會授與的自殺防治
公共服務獎。
授獎典禮當天,伯西亞帶著家人現身,由他象徵性地將獎座頒發給當年的救命恩
人布里格,場面溫馨感人。
現在,伯西亞是倉庫管理員,還是一位樂觀的父親。他感恩當年布里格讓他了解
要找尋生命的目的,這給了他想再試試看的理由。
退休後的職志
近來,這位「金門大橋的守護天使」宣布自己即將退休,未來也將致力於自殺防
治的工作。在此之前,他已在TED的對話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救人心得,也揭露縱
身一躍者所面對的真實狀況:他們跳下後,在經歷四、五秒的重力加速度後,
身體撞擊到水面的力量往往造成內臟破裂當場死亡,或無助掙扎漸漸溺斃,而那
些極少數幸運生還的人都表示,跳下的那一刻就開始後悔了。
在巡邏金門大橋多年、救人無數後,一座「隱型」的心橋早已在布里格心中悄然
升起。他覺得「自殺」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在別人有需要時搭起那座心橋,
讓對方知道只要他們求助,總是有「希望」的。
聆聽創傷
史密斯譜出重生的樂章
史密斯(Darden Smith, 1962-),是美國民謠歌手和歌曲創作者,一九八六年推
出首張專輯《家鄉土壤》,去年出了他的第十四張專輯《愛的呼喚》。
過去的十年,史密斯開展了兩項計畫:「當個藝術家計畫」和「一起寫歌計畫」,
運用合作的方式一起創作歌曲,合作對象從學童到無家可歸的年輕人、愛滋病患者
以及從戰役中歸來的士兵。前年,他成立了「與士兵一起寫歌」的非營利組織,主
要以安排周末退修會的方式,提供遭受戰爭摧殘的士兵們一個情緒抒發的管道,幫
助他們更快回歸正常的百姓生活。
你說我聽 共譜歌曲
至今,「與士兵一起寫歌」組織已經安排了六場退修會,地點包括德州、紐約州和
加州。聚會期間,由包括史密斯在內的專業作曲家將與會士兵們的戰爭和回鄉經驗
譜寫成歌。
舉例而言,在最近的一次退修會裡,史密斯與庫克太太成了創作搭檔。庫克太太是
退役軍人、家庭主婦,還是六個孩子的媽,數十年來要應付各種情緒挑戰,這些內
心糾葛多半與她那飽受戰爭創傷之苦的老公有關。
合作期間,庫克娓娓道來她的故事,史密斯則在一旁聆聽、提問,然後用手邊的筆
電打出一些音符,再用吉他彈奏起來。約一個小時後,一首美麗的歌曲就誕生了。
「好棒,這首歌道出了我這些年的真實感受。」庫克說。
「我們都有個故事,」史密斯說:「當我們洗耳恭聽,把這些故事轉化為藝術,再
唱給當事者聽,奇妙的事發生了!到底是什麼,我無以名狀,因為我是作曲家,而
非治療師,但真的有種東西發生了,而且力量驚人。」
天使飛翔 撼動人心
「與士兵一起寫歌」的活動將史密斯多年來與人共創歌曲的經驗帶至最高點。這個
活動緣起於他的一次海外受邀表演,地點在德國一家醫院。由於這家醫院附近有空
軍基地,所有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仗因而受傷的美國大兵都會在這裡接受治療,史
密斯在表演結束後碰到其中一位士兵,讓他對整個軍旅產生好奇,進而接觸。
二○○八年,他與另一位作曲家弗斯特(Radney Foster)創作了歌曲《天使飛翔》,
作品描述美國空軍預備隊將殞落的大兵屍體送回家鄉的故事。結果,歌曲引發軍友
們熱烈迴響,開啟了史密斯與士兵們一起創作的契機,進而與童年好友茱德
(Mary Judd)於二○一二年成立「與士兵一起寫歌」的組織,攜手主持退修會。
兩年來,有近百名士兵參與,共同譜出數百首歌曲。這些歌曲不僅讓參與的士兵們
引以為豪,也將有助於其他有相同處境的人。由於歌曲已在美國作曲家作家出版家
協會登記註冊,一起創作的士兵們將享有版稅權益。最重要的是,創作過程中,士
兵們的情緒獲得了宣洩。
藝術治療 貴在尊重
已退役的美軍戰地女攝影師沛蘇(Stacy Pearsall)是史密斯最早的合作對象。她
提到彼此共譜歌曲時的心境轉折:「創作中,我們談到了許多敏感話題,這些事我
不曾對人提過。我本來不打算跟陌生人說的,但我卻跟史密斯說了,因為他很有興
趣地聽我說,而且就只是聽,不妄下任何評斷。」
德州專精於創傷的治療師范迪沃(Karen Vandiver)肯定史密斯的藝術創作治療。
她的客戶中有許多是退役軍人,她推薦他們去參加史密斯主持的退修會,且親臨現
場多次,見證其中的益處。她相信「尊重」是愛的最高形式,而她在作曲家與士兵
的合作過程中看到士兵們的故事和人格特質都備受尊重,這代表有人真心關心他們。
用心聆聽 開啟療癒
范迪沃認為有戰爭創傷症候群的人都得歷經一段療癒過程,史密斯的藝術創作則扮
演關鍵的「開啟」角色。美國步兵奇哥(Chris Chirco)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奇哥曾處阿富汗戰事最猛烈之區,在過了近一年非人生活後回到美國,從此天天買
醉麻痺自己。後來,在軍中牧師的引介下與「與士兵一起寫歌」組織連繫上。
他與史密斯合作了三首歌曲,每次聽到史密斯為自己作的歌《我不該在這裡》時,
仍激動不已,不過這段合作經驗卻也給了他力量重返人生,因為「作曲家把發生在
你身上的事情,不管有多可怕,都轉化為某樣美麗的東西,讓它不再傷害你」。
一如布里格,史密斯也為士兵們搭建了一座心橋,幫助他們走出戰爭創傷,迎向未
來。同樣地,他也善用聆聽的力量,而且對此力量深信不移,因為他的靜默聆聽屢
試不爽,還未發生過閃失。
「只要他們發現我們真的在用心聆聽,我還沒看過哪個士兵不會為之動容、敞開心
扉的。」史密斯說。
3.新聞連結: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