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最普遍使用的曆法就是陽曆與西元紀年,
同時也在官方文書、行事曆上採用民國紀年與陰曆。
最早台灣採用的曆法就是大清帝國年號與陰曆,
後來日本人奪下台灣後,就下令改用日本天皇年號明治、大正、昭和,也改用陽曆紀年;
但日本當局在台灣、朝鮮與東北、華中佔領區,並沒有向日本本土一樣,
徹底終止陰曆的使用,且將陰曆節慶統一改為陽曆節慶;
因此暗中保留反抗意識的台灣人、朝鮮人等殖民地人民,
也默默保存了如農曆新年、中秋節等陰曆文化節慶。
同時期的中國隨著中華民國成立,孫文下令全國改用陽曆,
同時使用民國紀年,輔以西元紀年,
但並沒有向日本一樣徹底在中國全境徹底終止陰曆的使用,這種現象也在台灣沿用至今。
現今台灣各種主流媒體、出版品與食物藥物包裝,特別是舶來品,
媒體出版日期與食品藥物保存期限的標示,使用西元紀年比使用民國紀年來得廣泛;
在此同時,完全用民國紀年的也只剩官方文書、新聞稿與公家機關行事曆等場合,
如「103年度XX活動」、「103年度第N次會議」等等,都使用民國紀年。
另外在日本方面,坊間使用西元紀年反而比日本天皇年號(平成)使用上來得廣泛,
跟台灣類似,天皇年號僅於官方文書、新聞稿、公家機關行事曆等場合使用。
有沒有台灣人使用民國紀年愈來愈少這種情形的八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