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nakarina (新浪潮旗手)》之銘言:
: ※ 引述《amix (^^)》之銘言:
: : 麻省理工以臺灣女生洪瑀名字命名一新行星
: : 【大紀元2014年09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2010年臺灣
: : 北一女高三學生洪瑀,在Intel國際科展勇奪第一名,高中畢業後如願進入美
: : 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的她,MIT讓一顆新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 板上的大學生2010年應該還不會用批踢踢吧?
: 我剛剛做了一個夢
: 夢到當年這新聞出來時 本板鄉民在爭論科展與台灣教育的真諦
: 當時有人爆料 她科展得獎這一件事 案情並不單純
: 那至於不單純在哪 我夢到這裡就嚇醒了
小弟曾經指導學生參加過數學科展 幾次得過縣賽第一名
代表縣參加全國賽 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一個好的科展作品 其實就跟論文一樣 我認為分兩個面向
第一 好的idea 好的問題 有趣有創意的問題
第二 這個idea 這個問題 能實際執行的程度
有些作品 idea非常好 討論的問題非常有創意
但可惜他在執行的時候 做不太動
也就是說雖然問題很好 但最後他回答不了他自己的問題
有些雖然執行程度很高
但回到他原始的想法與想要討論的問題 其實都是陳腔濫調
大家討論到爛的東西 說穿就是冷飯熱炒
這種作品意義也不大
身為一個學生 能夠在這兩個面向的其中一個做得很好
其實就很了不起了
就我自己的經驗 我雖然可以帶到學生參加全國科展
但我自己的學生 沒有一個可以在這兩個面向做得很好
都是我在後面一直push
說穿了 整個作品大概我佔了百分之95以上吧
雖然是這樣
我在指導的過程 並非要他們囫圇吞棗 強求速成
一切都是從最基本的概念去建構
再來把整個作品的想法一點一點放出來
會這樣做 是因為我還是期待他們在這種刺激之下 可以激盪出什麼更好的想法
不過真的還是有執行上的困難
因為學生有他們的課業要顧
其實能再撥時間顧科展這一塊
(從參加科展前的預備到比賽結束 大概要一個學期以上的時間去培養)
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沉重的負擔
他要吸收老師教給他的知識已經很辛苦了
(以數學來說 科展的問題所需要的預備知識 很多都是超齡的)
要去執行這個問題 甚至創新 更是難上加難
家長有時候也不一定能夠完全支持
(因為很多時候都要用到課餘 甚至假日 會影響學生課外補習)
但整個過程下來下來 學生會學不到東西嗎????
我是不知道其他老師怎麼指導
但就我的指導的過程
他們那個點突破不了 我會一直旁敲側擊 跟他說這問題還可以怎麼去思考
這樣的思路有什麼缺點 是否可以換個其他的想法
如果真的不行 才會告訴他們到底應該怎麼做
即使大部分的idea 以及後續問題的延伸都是我去做出來的
但你會發現學生後來會漸漸跟得上你的思考節奏 可以開始跟你對話
更甚者 有些開始對你的想法提出質疑 他甚至覺得他有更好的想法了
但很可惜 到這個時候 大概就是比賽的時候了
但這整個過程對他們來說 不是一個相當紮實的科學訓練嗎???
不過有沒有那種完全獨立製作的 我敢打包票 絕對有
這種學生大概在明星高中很多
因為明星高中很多那種對數學物理化學的偏執狂的學生 老師其實只要起個頭
定期看他們進度到哪 中間提供一些建議 後面就等著看他們的作品就好了
我知道有些鄉民對科展的東西不以為然
很多都認為這些東西很功利 都是拿來做升學
的確拿來當升學 就會造成很多所謂的作假
(我所謂的作假 是那種完全把成品砸給學生 讓學生囫圇吞棗的吸收
而非一點一滴的引導)
這種情況只能說無可厚非
而科展這東西
某種程度 也算是老師實力的延伸 很多老師都很想用這個證明自己的本質學能
所以部分的老師 會很熱衷於科展(當然大部分還是避之唯恐不及)
整個科展辦到現在已經54屆了 還是有它的必要性
其實一屆 只要能夠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科學家 真的就夠了
再回到文中的洪瑀
也許他當時的科展作品 或許有些是假指導老師之手
但從事後諸葛來看 看她現在的成就
我相信當初整個科展的過程 她也學習到很多 也造就現在優秀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