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體來源:
自由時報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埃及棘龍 唯一水中恐龍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研究指出,生活在9500萬年前的埃及
棘龍(Spinosaurus aegyptiacus)是目前所知唯一長時間生活在水中的恐龍。肉食性的
埃及棘龍比暴龍大,重20公噸、長15公尺,口鼻像鱷,腳像鴨,常與史前鯊魚、鋸鰩與肺
魚同游,然後將牠們當作盤中飧大快朵頤。
埃及棘龍的背部有長2米、如同船帆的長棘,也有著長頸、長尾、窄臀,及強硬的前爪臂
、有力的顎與密質骨骼。牠以扁平有蹼的腳在水中推進,而密質骨骼有助控制其水中浮力
。該研究主要撰文者、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易卜拉欣說,這些特色強烈顯示出棘龍是第
一種在水中度過可觀時間的恐龍。
他表示,之前科學家認為所有的恐龍都根植於陸地,僅在短暫跋涉中涉水,然而埃及棘龍
的骨骼呈現河湖生活的證據:臀骨類似鯨魚、密質骨骼使其可潛水覓食,鼻孔位於頭骨高
處使其多數時間可潛入水中。
埃及棘龍可行走陸地,或許在陸上築巢,然而牠在陸地的行動遠比水中笨拙,牠靠著後腿
笨重而行,因為牠有力的前肢與彎曲利爪是用來獵殺,而非行走。該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
的「科學」期刊。
德國古生物學家馮.萊辛巴赫於1912年在埃及首度發現棘龍骨骼,然而該骨骼在1944年二
戰期間,英國轟炸慕尼黑博物館時毀於一旦。研究人員去年在東摩洛哥卡瑪卡瑪(Kem
Kem)地層的撒哈拉沙漠一個古河岸發現埃及棘龍的頭骨、脊椎、骨盆以及四肢等骨骼。
2001年電影「侏羅紀公園3」,有一幕是棘龍攻擊暴龍,猛咬其頸部,棘龍體型比暴龍長
約3米,而科學家很早便知道該幕戲不精確,因為暴龍生存在北美,並在棘龍消失約3000
萬年後出現,而棘龍骨骼只有在非洲出土。
3.新聞連結: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812779/print
4.備註:
終於發現能長時間生活在水中的恐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