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mies (...)》之銘言:
: 小時候去看耳鼻喉科
: 那時候肚子也不舒服
: 拔拔說可以順便跟醫生說
: 可是我說那是耳鼻喉科又不是看肚子痛科
: 拔拔說醫生都有學過
: 長大後
: 我去某科問其他科的問題 其實我也只是好奇
: 醫生說 我是oo科耶 你要去看xx科
: 可是西醫好貴
: 像看家醫科其實大部分還要再掛一次門診轉介到另一科去
: 花了兩次的掛號費
: 不像中醫一個醫生把個脈就可以看所有的症狀
: 有沒有西醫花了7年甚麼都學 卻只能看一科的八卦?
西醫的確有被詬病說分科分得很明
而有些醫生在推斷病症也會往自己較專業的地方來猜想推理
畢竟要學到專精在某一科就已經不簡單
醫學系我較不瞭解
牙醫的話我同學是在拼根管專科醫師
在還沒有專科前就駐院(吧?)
要升的話就是要針對case來研究
然後還要提報
遇不到較適合的個案
或者拍照沒有拍好
就不行
並不是想升、做久就可以升
所以雖然學是有涉獵到
但真正要能夠到專科
要投資的就是時間跟接觸的病患case
而且一些需要專科的專業病症
就是一定得轉到專科去
家醫就是先幫忙篩選過一次
把一些較簡單、較顯著的症狀處理好
而困難、需要更深入專業的
再轉給專科醫師來做
這是對於醫療資源的應變方式
不然大病小病都找專科
那時間怎麼夠?
看小病的時間花掉了
大病怎麼辦?
醫療有所謂3P
Patient 病人
Physician 醫師
Payer 出資
家醫科就是對於三方有益的機制
讓重病症者有專科醫師照顧
輕症者可以及時進行處置(且因為是家醫所以全身的病歷資料也較完整)
專科醫師有更多時間可以處理困難的case
家醫則有較完整病例來輔助瞭解病患全身概況(也較好鄰近關心)
這樣能夠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這邊也有一個重點就在於病歷
醫生秉持專業素養通常是不會隨隨便便路邊幫人家亂看
通常都是要把病患的病歷拿出來
再來推敲
而這也是為什麼家醫在初期可以比專科醫生更快
因為他雖然沒有專精於某個特定專科
但他能夠透過較完整的病歷資料來判斷
而專科就是以那科病歷為主
所以不要覺得說為啥要分這樣
因為這是專業素養
也是對病人的尊重
以上是問來+聽到的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