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edition (在忙)》之銘言:
: 龍應台表示,自己與漢寶德看到的是不同面,她反而比較憂心文化部對於把價值變成產值
: 的方法,還做的不夠好。她認為,價值永遠是根本,這毋庸置疑,但是對台灣來說,產值
: 這塊確實是比較弱的。
事實上,太后這次說的話,既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為什麼呢?
對的地方是,"台灣的文創並沒有把價值變成產值",
錯的地方是,"台灣的文創有價值可言嗎?"
就像我曾經抨擊過的,台灣所謂的文創,基本上是"自體繁殖",
簡單說是一群"自命文化人"的人,在那裡搞小圈子自讚自賞,
這個小圈子根本沒有讓外界接受的能耐,至於"產值"之類的就更不要講了。
講個殘酷的事實: 目前台灣唯一能夠打進日本市場的作家是誰?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的龍太后。
這些所謂的"文創人士",沒有一個在國外市場上打得過大江大海的,
這實在是件很丟臉的事...
從某方面來說,甚至太后本身也是受害者;
之前我有寫過,郝譽翔在文化部主辦的場子上,當著太后的一干友人狂丟台灣的臉面,
這已經不只是沒產值,而是國際笑柄了!
(郝譽翔丟得起這個臉,我尚市長可是差點挖地洞從五樓鑽到樓下鼎泰豐了...)
沒價值的東西,要怎麼轉化成產值,這我可不知道了。
不要說村上春樹和丹布朗了,
台灣有沒有東野圭吾?有沒有湊佳苗?有沒有有川浩?有沒有吉田修一?
沒有立足於社會的作家,要怎麼創造出產值?
描寫近二十年來台灣社會群像最好的一本小說"路",居然是個日本人寫出來的,
台灣作家難道不該感到羞愧?
我們要看1990年代的台灣歷史,居然還要花錢跟日本人買版權來翻譯,
這些所謂"文創人"該不該統統去跳淡水河喝髒水?
這已經不是產值問題,而是根本的腐爛問題了,
像郝譽翔這樣丟盡台灣臉面的情況不是單一現象,而是冰山一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