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VEMS (等到越過天空那天)》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Finance 看板 #1KC3szeU ]
: 作者: mshuang (竹碳烏龍) 看板: Finance
: 標題: Re: [問題] 如果瘋狂擠兌 中央存保理賠的錢哪裡來?
: 時間: Sun Oct 5 02:34:35 2014
: ※ 引述《asiatrans (asiatrans)》之銘言:
: : 假設台灣幾家公股銀行曝險現金流給中國980億
: : 中國出現金融風暴 台灣存戶瘋狂擠兌領不到錢
: : 300萬以下中央存保宣稱理賠"最高額度"
: : 但保險公司+政府=兩種詐騙集團的合體
: : 而且300萬是最高額度 不是一定能賠到三百
: : 想問 如果全台灣銀行總現金流1000億 有九成貸款給中國
: : 萬一900億中國倒債台灣 等於每個存戶 每100萬就有90萬拿不回來
: : 想問 中央存保能賠?
: : 錢哪來?
: : 用誰的錢賠?
(原文可口部分口卡囉~~~~~~)
: 所以後來處理方法也很簡單,把鈔票印一印補上去,處理一下所謂的優
: 良債權,就搞定了,不過就是一堆大鱷分贓的手段罷了
其實細分擴張型印鈔法有兩種;一種是與法定貨幣連動的印製法(辛巴威模式),
另一種是緊急支應券。
基本上這兩種印鈔法對於國力來說都是重傷害;因為擴張型印鈔法如果與法定貨幣連動
很顯然會造成貨幣的極速貶值導致購買力重度癱瘓,政府從而失去信用與發債建設的
一切可能性。
另一種緊急支應券則是類似贖罪券的存在;【不到最後交割時刻永遠不知道有沒有用?】
比較有用的是消費券,變向由國庫中支出預算外的額度。(可以成功交割)
但是歷史上絕大部分的案例都是失敗的,民國初年的軍用票多屬此例。
士兵們因長官壓迫、拖欠軍餉或兵匪勾結而舉行的兵變,是軍閥時期兵變的主流。各地軍
閥為了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適應混戰的需要,供養了數目龐大的軍隊。1916年,全國
軍隊共有65萬餘人,年需餉數14225萬餘元,圓軍餉數量比清末幾乎增加了1倍多。至1925
年,全國軍隊總額“約在一百四五十萬,每年軍費約需兩萬六千余萬元”,佔全國“歲人
二分之一以上”。如此龐大的軍隊和數目浩大的軍費開支,給國家和地方財政造成了沉重
負擔,政府難以應付日漸增多的軍費支出,形成“兵愈多而餉愈少”的局面,拖欠軍餉成
了司空見慣之事。僅1918年6月的1個月中央政府欠發的軍餉就有1000萬元,像馮玉祥這樣
的中央軍也只能領到4o%的軍餉。固與此同時,更有大小軍閥和各級帶兵的長官貪贓枉法
,大肆剋扣盤剝,中飽私囊,更加重了拖欠軍餉現象的發生。
士兵當兵打仗,為的是靠軍餉養家糊口。領不到軍餉,生計便難以為繼,他們只好哄
然而起,自找財路,這是引起兵變最常見和最直接的原因。1916年8月31日夜,四川瀘縣
駐軍一部因“欠餉過鉅”,“士卒忍饑日久”,發生嘩變。這次兵變被鎮壓下去之後不到
1個月,駐瀘縣新津邊軍某營士兵又因斷餉3月而嘩變。1920年駐直隸河間、高陽的第11師
拖欠軍餉1年有餘,欠餉計達“百數十萬”,師長李奎元“侵吞軍餉參拾參萬柒千元”,
旅長以下眾多官長皆參與勒索財物並縱兵劫掠,終於在是年11月釀成大規模兵變。
段祺瑞當政時期的大量外債,隨著皖系北洋政府的垮臺而無法償還,此後北京政府的
債信趨於破產,自1921年至1922年,外國借款減少,軍隊欠餉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隨之
而來的就是各地兵變呈加速化趨勢。另外,軍閥為了中飽私囊,還巧立名目剋扣軍餉,特
別是利用發行軍用票以充軍餉的手段剝削士兵,進而引起兵變。如1919年3月新疆阿爾泰
軍警因都統張慶桐“積餉五月之多不發,又因自印紙幣,發出佈告雲與中交票等價,實在
街面每元只抵盧布三元五六使用,張都統復用盧布低價暗中收回”,“致使市面票價日落
,貨物日貴,軍警目兵大有不能生活之勢。窮迫無奈,大起衝突”。
這類以緊急支應券進行擴張型印鈔是一種支票;由三教九流的組織發行,如果該組織口袋
跟馬里亞納海溝一樣深那就完全不用擔心會有交割失敗的可能性。
如果該組織不過是個海市蜃樓,就算面額是以亞佛加厥常數(6.022×10^23)做為發行基數
,那也是連冥國銀行都不肯收的廢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