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究底還是國民所得眾數太低(2012年落在25k~29k)
捨不得花錢買真材實料的東西(比較貴), 因為能分配的所得就是那麼多
譬如海鮮好了, 明明是海島國家, 吃海鮮應該是算平價的食物(高檔料亭另當別論)
卻弄得久久吃一次海鮮大餐都是奢侈的享受
以低價為優先而不是以健康為優先取捨的標準時
使得食品業者依此為目標生產, 並順便養成消費者的口感辨識能力
在低下的口感辨識能力以及低薪的雙重作用力之下
這個負向的循環一去不復返 不斷的惡性循環
記不記得小時候吃統一布丁的幸福感^^ 還有一口氣吃完兩個的滿足感
不要說你都沒有曾經很喜歡過
而這就是廠商希望的低下口感辨識能力
原本台灣有機會因為各式各樣的轉型正義而大幅邁進
食物的品質也會因為用得起較好的食材, 且消費得起, 使得品味也勢必提早轉型
食物該比的是在合格的前提之下, 比較風味的細緻差異, 這需要時間的
就像連勝文可以分得出2萬和20萬的紅酒差異在哪裡
邊喝還可以邊探討A莊園和B莊園之間的歷史淵源
卻在這些權貴品評紅酒之間, 不在意地葬送了種種轉型的機會
理想情況是跟歐洲類似, 國產的食品大部分就很好了, 好到可以外銷
然後進口一些開發中國家的高檔品, 品味又更多元了
吃不完的加工後回銷這些地方再賺一次
台灣弄到在這邊比合格或不合格, 簡直丟臉死了
所以...有機市場也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拓展開來
不過仍不是大部分老百姓每天消費得起, 甚至有機認證都還不是很健全
反正都不太安心, 那就選便宜的
恐怕是很普遍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