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非食用油量日增 海關爆「不能說的秘密」
黑心油風暴持續擴大,基隆關海關人員爆料,不少經營食用油品廠商,從海關
大量進口「非食用植物油」、「工業用油」等油品,其中大有文章,惟因海關
是「稅則」單位,無行政調查權,若是檢調掌握海關資料,必能查獲劣油「未
爆彈」廠商。
基隆關數據指出,台灣近三年的豬油進口數量呈現反常「越來越少」,非食用
油的進口量卻與日俱增,食品廠如何變出那麼多豬油?基隆關人員表示,去年
國內進口豬油及禽脂總量達3844公噸,但國內的「食用豬油」需求絕對不只於
此,因食用油稅率高達20%,不少大廠刻意「錯誤申報」油類品項稅號,規避
稅率。
基隆關人員表示,這幾年發現某些食品大廠經常「誤植稅號」,原本應申報進
口食用油品須繳交20%稅率,最後卻轉為申報非食用油品繳交6%稅率。
爆料人員說「大廠主要是逃漏稅,但小廠則是進口低價非食用油脂,再煉製成
食用油賺黑心錢!」不少油品小廠明明是做食用油生意,但進口的貨品清一色
都是「非食用植物油」甚至是「工業用油」,海關查覺有異,關員大多不願擋
人財路多管閒事、同時在無調查權的情形下,數年來已成「不能說的秘密」。
基隆關人員進一步指出,若廠商報關標明進口商品為「食用油脂」,食藥署便
會派員抽驗,但若是非食用油脂,就能避免抽驗程序,所以小廠大方買入非食
用油脂回廠提煉,製程後端根本沒人把關,導致黑心油風暴延燒。
雖然廠商常以「商業秘密」為由,在進口、報關時都有簽訂保密協議,不過在
黑心油爆發初期,關方內部就曾談論「是否要整理相關可疑業者」資料,以便
檢調查閱,但到目前為止,沒有檢調前往調閱相關資料。
20141016中國時報曾百村、劉育辰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6000399-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