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Sbb (貸款三十年債開始)》之銘言:
: 宅叔我一直有個疑問想問,那就是台中人有多少在用台灣通的?
: 我一直以為以台中+桃園兩個"人口成長"最穩健的大都會來看
: 台灣通應該有很強勢的作為。
: 可是怎麼媒體上都是悠遊卡跟一卡通開發了什麼商機???
: 宅叔我都是便利商店+交通轉乘用一卡通(如果有多卡的情況下)
: 然後店面消費用悠遊卡(信用卡有另外優惠就例外)
: 台灣通我都不知道有什麼優勢??? 是消失了嗎?
台灣通最早是台中有一個e卡通 桃園這邊有個台灣通
然後整合起來,變成通用的。
台灣通最大的優勢就是他有所謂的點數錢包跟現金錢包
點數錢包就是你儲900可以用1000 學生則是375用500
最大版圖時代大概是扣掉北高 本島的都可以用
但是聽起來這麼好為什麼他還是輸了呢
1.他的卡片要錢,是賣斷的,不是可退押金的卡片。
而他不像現在的兩張卡,有政府在撐腰
常常免費送你卡,想不拿到悠遊卡還滿難呢
2.各客運業者的私心。
雖說台灣通的股東組成是各客運業者
但是當時的點數錢包,常常是各搞各的
你在a家儲的不能在b家用
例如你在中壢 分為桃園+中壢客運聯營卡 新竹客運+苗栗客運的卡
可是在中壢是桃客.中壢客運.新竹客運都有可能搭到
加上我前面說的買卡片要錢,就等於沒優惠了
方案A1:買某家的台灣通+儲值900"點數錢包"=1000元 這1000點只能在某家業者用
方案A2:買台灣通+儲值現金錢包1000=1100
方案B:買一張悠遊卡+儲值1000=1100元 但是可以退100卡片押金
消費1000元來說,A1 跟B 的成本是一樣的,但是A1的1000點只能搭某家的車
如果選擇A2跟B比較,就很明顯台灣通不能退卡。
如果點數錢包是可以通用的,業者私下拆帳,
至少可以讓消費者感受到不被綁在一家業者
而且台灣通當時除了學生卡或敬老卡,我好像找不到普通版的記名卡
那他又沒發行聯名卡,就等於風險完全自付,卡片掉了就沒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當時各客運業者其實不積極的推卡。
普遍還是想要收現金,所以你會常看到業者儲值點很少,
或是說機器壞了不能刷司機還叫你投錢 甚至沒有刷卡機
最後一擊就是電子票證三億元的門檻,台灣通起初資本額只有5000萬
各客運業者未能整合點數錢包的優惠 共同使用
有業者消極怠惰 不配合儲值與開機
最後3億元門檻一下,台灣通從此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