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Xgemini (So what?)》之銘言:
: 其他人如果沒有林志玲的先天條件 模仿只會變成東施效顰
: 如果其他的人和北歐人特性不同
: 那模倣北歐的制度意義不大吧
: 甚至反效果 越弄越糟
: 北歐成功的原因是制度還是人???
地緣才是最大的因素.
二次世界大戰對現在的北歐塑造是有很大的影響, 因為相對於歐洲其他地方,
特別是南歐和東西歐所受的破壞而言, 北歐雖然基本上親軸心, 但是在盟軍的
包圍現實下勉強維持中立. 所以導致了他們成為歐洲受破壞最少的地區之一,
傳統的列強例如法國, 德國, 俄羅斯都受過了重創, 一些國家直接滅頂.
二戰之後, 因為北歐太接近蘇聯, 所以即使在經濟和政治上親美, 他們也不願
意公然加入美國一方. 例如芬蘭, 瑞典都是例子. 這些國家算是夾著兩個列強
之間, 受到很大的壓力.
聽起來這處境有點像臺灣? 但是並非沒有好處的, 因為在這環境下, 北歐出現
了一個現象, 他們的資本家往往親美, 擁有未被破壞的國土, 卻受惠於重建歐
洲的馬歇爾計劃. 使這些國家變得富裕.
另一方面, 這些國家政治上受蘇聯強烈的影響, 也不敢打壓社會主義, 也不敢
打壓工人運動 (因為背後就是蘇聯支持, 想用工人運動去把這些北歐國家拉到
蘇聯一方) , 結果像瑞典, 長期執政的便是「瑞典社會民主主義工人黨」, 芬
蘭的「社會民主黨」也因此十分強大.
美國在經濟上拉攏北歐, 使北歐的經濟繁榮, 並擁有極為穩定的民主制度. 而
蘇聯則試圖在政治上影響北歐, 所以使工人運動和工人政黨變得強大. 這兩者
結合之下, 就成就了社會民主主義, 就是美國的民主, 加上蘇聯社會主義混合
的結果. 比起純親蘇而一黨專政的東歐國家, 以及純親美而權貴不可動搖的國
家例如菲律賓, 都幸運多了.
這是源自北歐經濟上依賴海運, 不得不依賴美國, 但陸路又被強大的蘇聯陸軍
威脅, 不得不遷就蘇聯而形成的. 也就是說北歐因為政治的原因, 剛巧取得了
美蘇兩面制度好的地方, 卻不是全面接納任何一方的制度. (即無限制的資本
主義或無產階級專政) 而成就了地球上其中一個最適合生活的地區.
換句話說, 答案其實還是「制度」, 但之所以可行並不是因為北歐有石油, 中
東有石油也沒發展成甚麼社會民主主義吧? 而是地緣政治使他們在制度上走向
取兩者之長, 不是這種地緣形勢, 就不會形成這種奇特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