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ffc (真的愛)》之銘言:
: 其實我一直有個問題,如果地球現有文明消失
: 留下一堆石碑或文字,伴隨一些簡易的圖片
: 下一個世代的生物能完全考古出我們的文字嗎
: 現在關於馬雅的知識那麼多,大部分跟文字圖片考古出來有關
: 問題是這些翻譯是正確的嗎???
: 甚至是怎麼認知這個文字的發音???
這篇比較值得回,解讀馬雅文字本來就是我的興趣。
其實馬雅文是否可以表音,是經過一段相當長的過程,才逐漸確認的。
先把時間拉到16世紀,當西班牙人登陸中美洲後,當時馬雅文還沒有完
全變成死語(Dead Language),一些馬雅祭司還是會書寫部份的馬雅文
字。當時的主教迪.蘭達,下令將這些書燒毀,但是同時他也對馬雅人的
文化有點興趣,他發現馬雅人書寫文字的時候,好像有拼音的字母。因此
,他粗略的記載一些所謂的「字母」。不過,蘭達的這份記載,並沒有受
到重視。
1950年代,馬雅研究的主宰者是英國的Eric Thompson,Eric Thompson對
於馬雅文字的態度是:
1.馬雅文字只是日期、宗教,沒有記載政治與歷史。
2.馬雅文字純粹象形,不是表音文字,就算有聲符,也沒有成熟的文字功能。
但是,後來蘇聯的Yuri Knorosov重新審視蘭達的字母表,他認為馬雅文字是
一種混合文字(Mixed Glyph),不但有表音也有象形表意。同時,他為馬雅
的聲符,並非蘭達的「字母」,而是以音節的方式存在。他回到蘭達本身的記
載,蘭達提到當他要記載/b/這個字母,馬雅人卻是念/be/。所以,類似的問題
不斷出現在研究中,促使他認為馬雅文字的確表音,而且一個符號是一個「音節」
(也就是子音加母音)。
因此,Knorosov發現了C-V-C原則,作為文字中單純子音,如何形成音節的規則。
例如,盾牌這個字馬雅語唸作Pakal ,當以拼音法寫成的時候,由於馬雅文字拼
音都是以音節或母音為單位。所以,在寫l 的時候就必須要有音節。通常馬雅文
字會以前一個母音作為後面音節的母音。例如Pakal就會寫成pa-ka-la。當然,也
是有例外的,但是他的說法大抵上是正確的。
在美蘇冷戰的歷史背景下,Knorosov 的理論又與Eric Thompson的理論有所衝
突,Eric Thompson對這個看法採反對的態度。加上俄國資料難以取得,Knorosov
的研究在剛發表時沒有得到當時太多的贊同。但是,1960年代,Eric Thompson
老了,新的年輕研究者重新審視Knorosov的研究。Michael Coe 和他的妻子翻
譯了Knorosov的書。David Kelly也接受了Knorosov 的理論,利用他的方法解
讀了Chichen Itza的石碑上的K’ak’upakal此一人名。David Kelly發現這個
象形文字是由K’a-k’u-pa-ka-la這些音節符號所構成。
所以,只要研究者可以復原古馬雅語的拼音,就可以解讀大部份的馬雅文字。
現存則有許多的馬雅族裔,這些馬雅族裔可以讓我們有限度的復原古代的拼音
因此,提供研究者解讀馬雅文字的機會。
但是,銘文學者對於拼音型文字還是有些沒有讀通得地方。那就是馬雅文字的
表音符號相當多,遠遠超過他們可以代表的音節,很顯然的在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