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111111 (ya)》之銘言:
: 小朋友都會說抽菸臭臭 會排斥
: 可是變大人後 蠻大的比例會開始去抽 愛抽 常抽 工作的時候就要來一根
: 是甚麼原因驅使人去抽?
: 是抽了工作效率變好嗎?
: 有沒有這個轉變的八卦??
抽煙原因又可以分為 開始抽的原因 及 持續抽的原因。
先講開始抽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叫作「同儕壓力」的「盲從效應」。
要瞭解這句話,先從海豚獵捕魚群的過程來說起。
整群海豚捕魚,並不是各自追逐獵物,而是利用魚群的盲從效應。
海豚集體合作來驅趕魚群,魚隻盲目彼此跟隨,群體愈聚愈密,最後形成密集球狀。
然後整群海豚包圍密集球狀魚群而游,輪流衝進魚群大快朵頤,最終吃光魚群。
密集魚群中的魚,極少脫出魚群,獨自外逃,因為牠們要群聚才感到安全。
絕大多數的人類也是如此,必須要湊在一起才能彼此壯膽,就怕落單不能隨眾。
要湊在一起,就有了「同儕壓力」。怕不能隨眾,就有了「盲從效應」。
利用多數人的這種心理,就有了許多創造流行的宣傳手段,以催眠群眾,達成目的。
因為絕大多數人類最容易受到的刺激,是選擇交配相關條件的健康美貌與財富地位。
所以創造流行的宣傳手段,往往要將產品印象聯繫上健康美貌與財富地位。
譬如香煙公司的廣告,往往要用俊男美女在耍酷場合抽煙來營造形象。
讓人感到,抽了那牌子的煙,自己就儕身於富貴俊美之流。
但事實上,抽煙者的下場大多應該是憔悴焦枯的病懨懨模樣。
如果大眾媒體上所出現的抽煙者都是一副衰樣,那煙肯定就難賣了。
一些年輕人開始抽煙,是看到電影電視上的抽煙酷樣而仿效,這是被洗腦操控的盲從。
一些年輕人開始抽煙,是因為朋友們都抽,不抽怕不合群,這是同儕壓力下的盲從。
其實抽煙、打牌、喝酒常常都是一樣的開始原因,但其實同儕是你自己可以選擇的。
你可以選擇要與什麼樣的人在一起相處,千萬要記得「物以類聚」這句話!
當你選擇了什麼樣的同儕群體,不同類型的朋友自然會遠離你!
大多數看不慣的朋友不會勸你不要抽煙打牌喝酒,因為他們不想冒犯你,但會遠離你。
接著講持續抽的原因,就是上癮了。
煙癮在西醫上是與尼古丁有關,但在修行身心體驗上聽說是與氣脈有關。
煙抽到某種數量而上癮以後。若不抽煙,氣脈會不通暢,就會全身莫名其妙的不舒服。
然後非要抽煙時才能舒通氣脈而感到身體舒適,隨著煙癮愈大,情況也就愈嚴重。
所以不是抽煙會讓工作效率變好,而是煙癮讓工作效率變差,非得抽煙才能促進恢復。
隨著煙癮愈大,身體細胞的再生修復能力會愈弱,終而導致全身組織衰壞的問題。
從面貌上看,上了煙癮的人,皮膚容易愈來愈乾枯。
而有無煙癮,在全身麻醉的手術後的恢復過程,差別很大。
有煙癮的,往往肺部會有積痰難以排出。無煙癮的,則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
而在年老時,有煙癮者即使沒有癌症,往往也比較容易有老年痴呆症。
因為腦細胞也會受到組織衰壞的問題影響。
所以,不要抽煙啦!抽煙,說到底,只是意志薄弱者的無知惡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