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agso (我愛妳,妳愛我嗎?)》之銘言:
: ※ 引述《R75 (努力)》之銘言:
: : 高雄已經倒了幾間了
: : 之前到屏東東港吃海鮮的時候有看到一間 現在也倒了
: : 記得去年開始擴店的時候 括的超快 超豪邁
: : 現在這個情形 會是第二個蛋塔工廠嗎?
: : 還是其他地區還賣得很好 只有南部不爭氣?
: : 有八卦嗎?
: : PS:雖然人家說他的東西不怎樣 CP值低
: : 但是他的太陽公公說早安 一份100初頭 東西蠻多 環境不錯 其實蠻划算的
: 很多連鎖店都是一個樣
: 擴張太快 資金跟不上 管理跟不上
: 導致服務品質下降 跟收費不成比例
: 消費者不斷流失 最後不斷收店 耗材堆倉庫準備報銷
: 然後BYEBYE
: 看過太多 這就是老闆沒學過管理 資金不夠多 必經的路
究竟是老闆沒學過管理 還是老闆真的很懂市場布局?
那種很努力想要大展鴻圖但是卻因為資金和物流沒有顧好而失敗的例子先不說
有些"招牌"其實打從一開始就是想要坑殺投資客
其實都有一套固定流程了
先用自己的資本開個三四家 作為基本範例
買寫手宣傳 在社交平台上面打廣告 提升初始知名度
推出自拍打卡限定優惠 強化各種小圈圈內的消費意願 達到同儕與同事間的催眠效果
透過某些限定優惠帶來排隊現象 並用這種方式獲得社會的注目
開始擴展版圖 收一筆不算便宜的加盟金 再次營造出遍地開花 想賺錢快跟一票的錯覺
之後台灣人的三分鐘熱度又過去了 被另一個用這種方式行銷的假掰美食吸引過去
然後就可以準備收了
反正加盟金都拿過了之後怎麼樣也無所謂
這種店都有幾個特色
第一個就是價位不會太高 但是又比同性質的東西貴上好幾成
價位不高才能讓人花得起每個月的零碎小錢 要比同性質的貴才能讓消費者自以為幸福
第二個就是主打的餐飲本身不需要什麼技術
這樣才能讓投資客認為你我都有機會開店撈一筆 只要有付錢就好
第三個就是一開店時各種平台鋪天蓋地的洗板 但是之後又沒沒無聞
有只要有"美食"這種標題的地方就有寫手 但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忘了把味蕾帶出門
喔對了 那種潛意識覺得自己被坑了又不肯承認只好上網寫篇食記欺騙自己的不算在內
也不需要用心 只要多用點頭腦 無論你是消費者還是投資客 都可以幫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