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
選前兩周 向經濟選民喊話56次 郭台銘:別逼我離開台灣
選前倒數14天,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昨天在中天電視台,向他心中的「經濟選民」喊話
56次,他強調,「如果我是外國人,我不會投資台灣;如果我是台灣人,我會縮減在台的
營運規模」。面對主持人陳文茜最後幫他做總結:「請台灣的選民不要逼迫郭董,因為作
為一個台灣人,他很想把自己故鄉的廠擴到最大,他很想力挽狂瀾」,對於這樣一個結論
,郭說,「很好、非常棒」。
郭台銘昨天接受陳文茜專訪,他一開始就提到台灣的3大優勢及3大劣勢,優勢是「人才、
法治及社會安定」、「科技基礎紮實」、「與大陸同文同種」;劣勢是「用政治邏輯思考
經濟議題」、「缺乏強有力的政府」、「兩岸互信程度在退步」,而這3大劣勢把台灣原
有3大優勢抵銷了。
台灣太政治、政府不夠強
郭董說,台灣的市場太小,要發展技術、要培育人才,絕對需要以大陸市場為腹地,「全
球都在要,我們為什麼要放棄這個市場」,兩岸自由貿易開放,台灣本來走在比較前面,
但台灣的政黨總是用政治思維看經濟議題,導致經濟議題常出現不理性思考及決定,政治
應該是為經濟服務的,但台灣的情況剛好相反,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他更說,現在卻變成多數人遷就少數人的思維,這些情形最後變成兩岸的互信度退步,台
灣技術人才無法跟大陸市場做優勢的結合。
郭台銘指出,政府的公權力不彰,也是投資者卻步的主要原因,他認為台灣需要一個「強
政府」。
台灣太仇富、反商心態濃
對於外界質疑,企業家或財團總是把「國家安全」放在腦後,郭台銘表示,說我們是財團
、政府的政策是圖利,但有沒有思考我們養了多少人、繳了多少稅;從投資者角度來看,
當台灣的比較利益消失了,拿甚麼本錢投資、加薪,國家安全也必須建構在「經濟安全」
之上,沒有成長、沒有加薪、只有失業,社會會穩定嗎?
郭台銘認為,台灣因反中恐中、反商仇富,使得經濟議題都無法理性決策,最後都要用不
理性的政治手段解決,台灣人不應該如此沒有自信。
對於鴻海未來在兩岸的布局,郭台銘指出,他在兩岸都還要繼續蓋廠,作為一個出身台灣
的企業家,感情上他希望大廠在台灣、小廠在大陸,但如果台灣繼續邊緣化,兩岸工廠大
小將易位,因為產品沒有競爭力,就沒有市場。
陳文茜也直接提問,當APEC傳出中韓FTA簽署消息後隔天,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仍持續杯葛
兩岸談判法條討論,從外商角度來看,是否會願意投資這樣的地區?郭台銘也直言說「不
會投資」。
陳文茜也提問說,如果台灣對自由貿易的態度持續沒有改善,相較韓國不斷簽署FTA,台
灣5年後未來會如何?郭台銘說,不改善追上韓國的話,差距會擴大加深,並再度強調,
政治議題人民用手投票,投資者用腳投票。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116000232-26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