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博士過剩的問題
如果台灣的博士能比照歐美一些學校或公司單位
也就是"博士"是當成一種工作
博士學生不需要付學費
有薪水領(至少36K),有勞健保
博士年限視老闆的計畫來給缺額
也就是如果老闆拿到3年或4年計畫給博士生的缺
(如果是公司單位就與學校配合)
那就只能收幾個博士生
畢業有沒有paper看實驗室規定
但是在徵選上可以很嚴格規定
EX:語言程度限制,在學成績,publication數等
而如果是研究助理或技術人員(researcher worker)
反而應該是要給固定的職缺
不是那種隨計畫來來去去的約聘
畢竟"博士"這個學位是在訓練獨立思考
而非技術人員啊
可是台灣全都當成高級技術人員來用
我一直感覺台灣的學術圈很詭異
博士班學生繳大筆學費
(也許老闆會給錢,但加上教育部補助,再扣去學費來算)
領取微薄的工錢在從事高級工人的工作
操到要死,爆肝,身體一堆病
沒有勞健保(我不知是否有例外)
比便利商店打工還不如
然後學校又要要求你要幾篇幾分才能畢業
還有諸多門檻
畢業後是否能得到等值的工作機會也不一定
就算有幸當博士後也不盡然能一直當下去啊
然後
所有的研究生被奴役的非常認命
因為能不能畢業握在指導教授手中
都沒啥人反抗台灣這種變態到不行的學制
最後要說的是
真正聰明適合做研究和開發的人
不是去當銷售員
要不然就離開台灣出去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