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averne1 (laverne)》之銘言:
: 說真的選出來的誰比較有文化鄉民看的出來嗎?
怎麼會看不出來?
高手都在江湖中,我推荐的一位人士,資歷都比倪、甚至遴選委員都還要好
當我看到遴選委員中沒一個是傳統藝術專業的,我就不看好
我推荐的那位人士,也知道濁世難居,不願參與遴選
: 但是就台北市民利益來說能寫神曲像
: 江南大叔或你是我的小蘋果
: 這類洗腦全世界的歌 讓全世界都知道台北
讓全世界都知道台北,然後呢? 然後呢? 然後呢? 很重要所以要問三次
全世界知道台北,會不會等於尊敬、欣賞台北的文化,建立台灣代表性文化?
[文化用這種知名度、利益取向去走,就是失去根基]
日本幹嘛費盡心思保存尺八、三味線、KODO、能劇?
找一個流行音樂的人來帶領文化局,要做什麼?
倪先生頂多去做一個文化行銷或是文化創意科長,還差不多
要當局長,他HOLD得住文化局附屬機關?
美術館、國樂團、交響樂團、文獻委員會、社教館
哪一個是他的專業? 一個都不是
他知道傳統藝術季在做什麼? 傳統在哪裡嗎?
他知道傳統音樂季,北市國搞的東西,有多少是傳統?
他知道台北需要做口述歷史嗎?
他知道社教館轄下的大稻埕、水源劇場應該以北部特有的精緻布袋戲做定目劇
以培養前場、後場專用人才嗎? 更不用說舞蹈、美術等部分,需要做的太多
以我所了解的傳統音樂層面,問題已經太多,過去文化局長完全是外行
外行人懂什麼資源分配? 外行人知道哪一種藝術需要資源,需要怎麼樣的資源?
外行人被其他自稱專業的唬一唬,還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專業?
以現在補助的模式,只會越補越倒,文化部也是一整個亂搞
問題太多了,一個文化首長,沒有專業能力就只能尸位素餐,龍應台是最好的例子
整個國家文化政策本就該好好檢討,無奈在位這些官僚,不專業看不到問題
只會做精美的報告,騙騙立法院
這樣我也可以去當文化首長了
: 文化本來就離不開行銷
這句話說得不錯,我想問你,傳統文化要怎麼行銷?
以倪先生的專業,他會知道嗎?
: 而寫寫詩畫畫 藝術工作者想出大名 真的只能 快去死
這你就大錯特錯了,想出大名賺錢,就搞九把刀那種模式就好
出大名能怎樣? 沒有內涵,一年就會被淘汰,還會被其他藝術工作者鄙視
: 百年之後你作品就大賣被放在博物館
: 這時後就超有文化的
已故大師漢寶德被採訪的內容,給各位參考
Q:是否會追隨流行?
A:我覺得流行是一種人為的商業現象,很多設計師推動流行,目的是為了讓消費者換掉
舊東西。我自己不會跟隨流行,但也不排斥喜歡追隨流行的年輕人,因為每天變換造形,
可能也是豐富生命的一種方式。但我所從事的建築是耐久的產品,不可能今天蓋,明天換
,因此,建築是不講究流行的,而是要能打造出一股時代的精神。建築師活在時代裏,就
要努力在作品中表現出這個時代的精神特質。在這個時代過後,建築的價值仍不會消失,
因為它成了一種經典,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另一篇新聞說得更好
漢寶德嘆 「政府輕文化 文創難開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8970658.shtml
沒有文化根基,就沒有永恒價值,只有消費過後逐漸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