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風向下 原本我不是很想回應
但之前文章提過我是支持柯P的構想的 公開遴選是個好方法
由於我在公家機關工作過 也多虧馮光遠先生提醒程序正義的問題
我認為這次問題主要是行政瑕疵 希望可以提供給鄉民和柯團隊做參考
希望能讓制度更完善 也真正建立SOP
有些網友說乾脆不要遴選直接指定 這和柯P原先的理念是不符的
先說明我不是文化元年的人 也不是藝術家作家
我認為不提出證據的情況指涉別人作弊是不恰當的
何況遴選委員中也有和文化元年關係良好的人 是否這樣也不妥
但我還是說文化元年有些人在文化這塊真的耕耘很久
例如馮光遠 或是世界知名的藝術家陳界仁等等
而且就經費而言 實在比不過倪先生以往擔任委員握有可分配的資源
(詳見柯P施政白皮書1.3 文化界資源分配也是M型的
更底端是根本申請不到補助的年輕藝術家)
希望網友們不要過於激動抹煞文化元年的貢獻
這次回文主要在說明行政瑕疵部分 還有楊其文發言和網友噓文讓我感覺有問題的地方
柯P團隊這次行政真的有瑕疵 不應該用人力不足說法
既然人力不足 單一窗口收個推薦表交到遴選委員會審是會多複雜?
不只是把陳柏偉先生的遴選資料遺漏 是很誇張的行政瑕疵
(這件事很嚴重 當事人接受柯P道歉 不過如果在公家機關是會被究責的
報名流程並不繁複 究竟是承辦人忽略 從承辦人送到遴選哪一個環節出問題是清清楚楚)
不過柯P尚未上任 若上任後依行政程序法 政府資訊公開法 就不能像現在規避監督
最近ㄧ次與遴選委員會有關的新聞是成大校長遴選事件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19/
527244/
成大校長遴選過程一波三折,成大學生會發表抗議聲明,強調遴選程序歷經
票數未公開風波、廢票疑雲、劃記方法爭議、闕漏第三階段圈選等瑕疵,選
舉過程粗糙,已對遴選公信力造成難以彌補損害。
另外柯辦團隊介入遴選過程是有瑕疵的
例如傳簡訊給召集人副召集人等等
遴選流程開始進行後柯辦團隊傳簡訊希望增加人數也是不適宜的
最後的辦法比這次成大校長遴選還不公開
遴選委員在對程序和辦法不夠瞭解下 往往會措手不及
而陳其南(目前還不確定文章是否為真)和某些遴選委員過於自信
不了解法規也沒當場掀鍋是可理解的
試想 選出去三人中前兩名都是自己可接受者 (其實五名中有四名都是可接受者)
開會時也不好對嗆或公開反對 怎麼選一定至少兩位OK
各位鄉民設身處地 會想到這樣不妥而當面嗆聲掀鍋嗎?
誰知最後結果如此? 明明最後是柯P團隊投票決定 部分被公開的委員成為背書者
有些遴選委員說一切按照遊戲規則走
暫且不論是否完整屬實 因為多方說法略有不同 何飛鵬 楊其文 柯一正的理解都不同
但這進入遴選過程才修改的遊戲規則已經有瑕疵了
另外如果有遴選委員是倪先生推薦而不迴避 就行政程序法也是不妥的
這部分柯辦只要公開就可以澄清了
其他程序瑕疵我前面文章提過不贅述
依辦法柯一正說得最好
http://newtalk.tw/news/2014/12/18/54924.html
柯一正說,如果真的有人沒有達到2/3的門檻,那麼就應該將該位候選人刷
下來。
就行政程序而言的確如此 不過柯P沒上任就不適用了
包括李明璁也建議公開紀錄 沒上任也不用依政府資訊公開法了
另外讓我有懷疑而想回文的是有網友在噓文爆料
噓 cheburashka: 第四名是胡永芬或謝佩霓 不確定是哪一個...
12/20 16:08
當初我看到楊其文說(參考上一個連結)
「有些人很會寫東西,但是在面談時,時間沒掌控好,或者陳述時與他人比
較之下就...」
以下個人想法,做了一個白日夢.....
我心想應該不是胡永芬 聽過她演講口才挺不錯的 還策過許多大展
沒想到網友爆料還有謝館長 不知道是真是假
謝館長許多展覽理念都親自說明 網上還有影片 更不可能口才差了
也許是時間掌控? 或者是這兩位當天面談身體狀況都太差
才可能東西寫得好 面談卻比不過別人
不公開的結果就是其他候選人啞巴吃黃蓮
因為比輸人出來否認或承認都不是 只能接受這種筆試好面談表現不好的說法
這部分也提醒了另一個行政瑕疵 有考過試的鄉民都知道
筆試成績和口試成績比例都清清楚楚 評選標準也應盡量公開
但更讓我嚇一跳的是 這兩位票數都極低 有網友直覺是表現太差
但如果是反過來 東西寫得好 口試有獲得部分委員認同 票數卻差這麼多
(因為一定要投三票)
一開始被爆料有爭議的張鐵志驚人高票實在非常神奇!(有人說13票有人說12票)
不過胡永芬可能已經有點情緒 在決選前公開自己的政見
胡永芬就算照稿唸會出什麼問題? 更讓人好奇她是怎麼比不上別人?
其他遴選委員大概也沒想到 大好的一盤棋走到輸掉..
以上夢醒...
遴選委員是不是倪先生推薦的 可惜都不適用行政程序法和政府資訊公開法
面談時究竟誰說得好 就算李明璁說可以公開柯辦仍無回應
最後隱藏版超專業遴選委員不知道能不能公開就是了
會議記錄 李明璁也說公開吧! 我相信李明璁的為人
李明璁大概也沒想到不公開的後果..
可惜馮光遠沒興趣 不然一眼看透程序正義蠻強的
※ 引述《cheburashka (sulk.)》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完整新聞標題:
: 文化局長遴選 陳其南指柯P不用心
: 3.完整新聞內文:
: 文化局長遴選 陳其南指柯P不用心
: 2014年12月20日16:40
: 台北巿長當選人柯文哲的文化局長遴選風波持續延燒,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
: 召集人陳其南今在臉書,以[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給柯P的個人報告
: ]為題發文,指為了台灣新政治可能性,他認為柯P從這次遴選事件中應該
: 學會和知道的幾個現象。
: 陳其南說,開放政府、遴選制度都是台灣新政治的希望,但柯P給人的印象
: 顕然並沒有用心在這事情上,也看不出要累積經驗建立SOP,選前宣示承諾
: 和實際作為明顯有落差!台灣人新政治的期待不要又淪為口號,再度令所有
: 人感到沮喪!【政治中心/台北報導】
: 以下為陳其南給柯文哲報告全文:
: [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給柯P的個人報告]
: 為了台灣新政治可能性,本召集人覺得柯P從這次遴選事件中應該學會和知
: 道的幾個現象:
: 1. 要用誰當文化局長本來就是柯P的權力,說了算!並没有人質疑或取代!
: 而文化局完美的人選的確不可得,因此更要回過頭來維護制度的公平正義,
: 譲柯P新政的美意得以實現,否則兩頭落空!這的確是目前文化局長案例的
: 狀況!
: 2. 首先,不能為了博得開放政府之名搞個遴選委員會,然後一開始就讓另
: 一些人藉著柯P之名玩弄制度美意。這顕示:不是照制度走就沒問題!現在
: 就有人利用柯P的信任和這個制度先去成功推薦遴委再自己跳下來參選,明
: 白是欺騙和作弊行為!遴委為了正面維他們所相信的柯P價值,對此當然無
: 法容忍! 整件事情令人想起陳致遠國際期刊論文審查作弊的事件!自己論
: 文自己審,卻利用遴選制度做得像客觀外審!這不是柯P新政治的理念和原
: 則應該有的現象!
: 3. 此事跟當事人的專業是否適合擔任此職已無關,已經有比專業與否更嚴
: 重的問題存在!中間雖然有以他的專業來質疑其適格性,無寧可視為只是試
: 圖以此理由取代更難堪的「作弊」實情來嘗試阻止事情的發生而已!
: 4. 同樣的,過程中雖有人早已知情覺得不妥,包括本人,但也為了保護柯P
: 的形象和這個制度而沒有掀鍋!使得這股惡的力量最後還是達陣,而阻止不
: 了!不過當事人在遴委會得票最低,因此當初視之為只有陪榜的份而無大
: 礙!怎知最後結果是顛倒的,令人大出意外!
: 5. 原先遴委會認為以柯P本人的智慧應該會明察秋毫,做出正確判斷,即使
: 在做出相反決定之前,柯P也會回頭向他所授權的遴委會double check 這個
: 結果的妥當性!現在的狀況表示,柯P並不尊重遴委會。
: 6. 結果也說明:遴委會一開始就陪著這個作弊的當事人和他推薦的幾個遴
: 委一路玩「開放政府」的遊戲。柯P團隊在博得美名之後,即將遴委會拋在
: 一邊涼,回頭柯辦自己藉柯P的權力和意志顛覆了遴委會的真正意思!中間
: 明顯當事人再度運用其人脈影響了市政小組的立場。外界已看出新團隊的運
: 作模式!
: 7. 這幾天,建立在柯P信任基礎上的遴委在網路上已成為訕笑和覇凌的對
: 象!尤其是選擇辭去委員和顧問者。這是柯P名義上邀請來恊助建立制度者
: 的下場?從PO文的性質看來,明顯是出自特定立場的激烈網民!這是柯P在支
: 持者中新築起的高牆,兩邊人馬何者是良幣,何者是劣幣,很快就清楚!
: 8. 柯P風格前述印象經此過程必已深植人心,也等於向市府所有公務員明示
: 或暗示了柯P團隊的態度,也對外界表明了他怎樣看待遴委會!很難想像未
: 來任何類似組織和制度在市府内外還有良心人會買單,打從心底配合或相
: 信。領導统御不會有問題嗎?
: 9. 此事經過遴委鴻鴻的揭發,當事人却仍不為所動,未站在保護柯P團隊的
: 立場知難而退,也可見其價值觀和為人!這樣的伙伴今後不會有問題嗎?
: 10. 除此之外,柯辦主任和鄧副辦公室的幾度介入也是很不妥當!相信同樣
: 的狀況也一定發生在其他部門和以後的團隊運作中!不可不慎!
: 11. 開放政府、遴選制度都是台灣新政治的希望,但柯P給人的印象顕然並
: 沒有用心在這事情上,也看不出要累積經驗建立SOP,選前宣示承諾和實際
: 作為明顯有落差!台灣人新政治的期待不要又淪為口號,再度令所有人感到
: 沮喪! 以上敬請參酌,期待明天會更好!
: 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 陳其南敬呈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1220/527541/
: 5.備註:
: 順便補充一下當天也有參與抗議行動的藝評人吳牧青
: 對於陳其南公開聲明的補充陳述
: Muching Wu 陳其南指認作弊人馬群; 倪局長,柯辦主任,鄧副市長,倪局
: 長事前操作安插的遴選委員。據悉,陳其南這封信也在兩天前就送出,但看
: 到柯P竟然都可以不痛不癢,他的底線也hold不住了,於是便公開了。
: Muching Wu 那群作弊人馬很賤,故意在決選名單搞成三人,一位是陳其南
: 的前秘書,一位是文化元年成員(有2位在遴選委員),好讓這幾人在遴選委
: 員有倫理關係上的疙瘩而同意了真正的舞弊惡勢力暗渡陳倉。
: http://is.gd/vO3UBK
: 唉..........
:
作者:
Herblay (Esmeeeee)
2014-12-20 22:36:00開會時不好對嗆 是因為委員中前輩太多嗎?
我覺得程序還在商議能不能改之前說不好嗆根本是藉口不然你開會討論是幹嘛?做秀嗎?事後吵得這麼兇?擺明就是不想跟其他遴委直接對幹 只想抓個替死鬼去罵想翻桌吧!說好聽點就是「開會實不好對嗆」 你不開會的時候嗆請問一下開會嗆不是很正當嗎?你為什麼不嗆?希望加入人數也是需要遴委決定的!柯辦不可以提問嗎?這樣就叫做介入?未免也太好笑吧?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2:59:00
有些行政流程有變動,基本上遴選會都有討論同意變更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02:00
開會就是要攤開來講,難怪柯需要蔡來做可以說實話的人
作者:
zelsatan (LANDREAALL)
2014-12-20 23:04:00這個圈子如果是同輩間開會對嗆是會的,比如老人對老人或年輕人自己開會。跨輩的話兩邊都要顧全面子就...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07:00
嗆這字言不好!有疑慮要說出來討論,也可以追回名單遴委會成立蠻久的,偏偏都在選出人選後才爆法也很怪?
實務上不會怪啊 委員本來就可能也可以有不同派啊@@
作者:
zelsatan (LANDREAALL)
2014-12-20 23:15:00別的不說,姚瑞中閻鴻亞兩個北藝大校友,馬水龍楊其文一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15:00
委員有誰都很清楚,也討論很多事情,為啥要先入為主暗
作者:
zelsatan (LANDREAALL)
2014-12-20 23:16:00個前北藝大校長一個現北藝大校長,不敢當面發作我想很正常...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16:00
樁?或許候選找裁判不洽當,也不能強迫連結其關係
馮賢賢在三人名單流出就退出了其他人像胡最後時退出z大你知道太多了..當然不能強迫連結關係啊 所以才會建議迴避
作者:
zelsatan (LANDREAALL)
2014-12-20 23:21:00我說的不是什麼秘密啊XD,我自己就校友了。而且我說同輩之間敢對嗆也是聽到老師分享校務會議實況來的...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24:00
其實我覺得不要太過陰謀化,靜觀其變柯不急著處理大概也想等病情穩定,才會開刀對談吧!
陳其南是哪個候選人推薦的遴委? 為什麼要迴避@@?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28:00
關注程序是對的,但是一直扯到人就不好
作者:
zelsatan (LANDREAALL)
2014-12-20 23:30:00啊不好意思我點名不是指有什麼陰謀,只是前面有人疑問為什麼會議中有疑慮不挑明講,我提出解釋而已,沒有要指涉什麼陰謀的><]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32:00
李好像是陳找來的,而陳是倪找的?
謝謝z大補充 有些事理解就好 以免多生枝節或被曲解誰找誰我就不知道了h大有內幕消息? 若柯辦能澄清更好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35:00
我指的陰謀是爆料方的論調啦!看起來就是一堆誤會XD那是李講的,我忘記在哪篇看過更正,我看錯了,李是陳找的,陳不知道是誰找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倪找了誰?,哈哈!
作者: henseneg (心懸) 2014-12-20 23:47:00
希望趕快結束,好好監督比較實在在柯現象下,監督那麼嚴,誰當都不是好差事
以我自身的經驗 監督和公開透明是對的路如果倪先生能達成柯P白皮書1.3的理想 那就真的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