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oto (退出會比較好, 就退出)
2014-12-21 13:56:48其實藍線還是可以在市區部分路段使用專用道 也就是幹線公車的概念
到了梧棲等路段變成公車專用道
名古屋就是類似的做法 他的市區段是高架專用道
到了郊區就變得跟公車一樣 站牌也是公車站的
這麼做並不太會妨礙原本站外收費的優點
因為郊區段的搭載人次通常是較少的
(缺點是比較會塞車 名古屋郊區段會塞 台中在靜宜梧棲段可能還好)
不過台中藍線BRT的問題是在台灣大道上很顧人怨 囧
至於後續的BRT 混合公車行駛應該很OK吧
可想見的是後續路線的班距不可能像藍線一樣高 而且經過的道路車道也比較少
整合BRT跟一般公車行駛在同一車道的問題就比較小
很多人其實把BRT當成A路權那樣子
(也不能完全怪民眾啦 當初市府宣傳給人的樣子也偏向是一個新系統)
但是BRT在某些報告的定義是較寬鬆的
甚至台北的公車專用道也算是BRT的一種
台中的後續BRT不見得要做成藍線這樣 但精神都是一樣的 公車幹線化
只是有些人不太能接受公車要轉乘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