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就全盤否定高雄的存在價值的文章,
我看了真的很心寒。如果台灣淪落到一種國民自己都「米蘭人放棄拿坡里」的心態,
那台灣想要談立足世界,豈不是空思妄想?
好,抱怨的話說完了,現在來講講正題。高雄基本的優勢是什麼?
我最近在某個論壇上看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海軍要巴著基隆港和高雄港的碼頭不放手?」
因為我當兵的時候是海軍艦艇兵,對於這個問題多少有些體驗,
這問題看似與貨運無關,但從這問題繼續切入,
就會發現原來高雄港的優勢是如此重要。
海軍之所以會一直想要基隆港和高雄港的碼頭,
而不是只龜在蘇澳港和左營港,這是有技術上的原因的。
理由主要有二:水深問題,與防颱部署問題。
在左營當過艦艇兵的朋友可能會知道,雖然左營是台灣第一大軍港,
但有一種艦隻進不來左營港,就是台灣海軍目前吃水最深的基隆(紀德)級。
左營港整體的水深大概只有十米,靠近艦指部那邊的小港碼頭約只有五到十米。
而紀德級大概可以吃水吃到將近十米,這使得左營港的水深捉襟見肘。
同理,安平港與大鵬灣也不可能在無疏浚的狀態下,提供十米以上的水深。
(安平港主航道的水深約只有八米)
所以你去高雄玩的時候,會看到旗津碼頭上面停著兩艘紀德級。
這是因為整個台灣西南部沿岸,就只有一個高雄港能提供這樣的水深。
雖然高雄港一港口附近大約只有十到十一米的水深,
已無法應付如貨櫃船等大型貨運的需要,但軍用與客運用還是綽綽有餘的。
(目前世界最大郵輪的海洋綠洲號大約吃到9.6 米,
世界各國海軍艦艇除了航母或補給艦以外,大多吃不到十米)
再來,很多在左營當過艦艇兵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經驗,
就是在防颱的時候,有些艦艇還要從左營緊急移泊到高雄港裡面,
蘇澳大多數的艦隻要移到基隆港,而馬公港更是要整個清空,這是為什麼?
這要從船隻的防颱作業講起。船隻防颱,首先要盡可能地加大吃水深度,
道理很簡單,吃水愈深,露在水面上的受風面愈小,才不會晃來晃去撞斷桅桿。
第二,最好能停在沙洲內部,丘陵背面,利用自然地形阻擋狂風與巨浪。
是以,一個優良的避風港,除了要有水深以外,
最好還能有大型陸地與外海的巨浪隔開,然後港邊有丘陵幫忙擋風。
左營是個天然潟湖,有一道百米寬的沙洲隔開裡外,海浪的問題不大;
但缺乏天然丘陵,所以颱風來了,有些大型船隻(像武夷、大AP、中和級),
為求謹慎起見還是要從左營拉出去高雄港。
蘇澳的情形更慘,蘇澳基本上是個開闊的港灣,要跟外海巨浪阻隔,
只靠特一、特二碼頭那道防波堤實在不夠,只好拉到基隆港避風。
俗話說「欺山莫欺水」,跟海洋相關的事情,很多還是得吃自然條件。
台灣避風條件最好的是基隆港,岩岸水深,又有外木山丘陵擋風,
其次是高雄,一港口的水深夠用,旗津是天然防波堤,壽山和旗后山也形成天然屏障。
台中港有水深,但地形開闊,更因為海峽效應有很大的潮差,基本不太適合避風。
而與外國例子比較,世界三大良港之一的香港,有著整個港島作為天然的防波堤。
為什麼鴉片戰爭以後,英國人要租借香港開埠?要力促打狗通商?
為什麼日本人還沒登陸台灣,牡丹社事件期間就對打狗港饞涎欲滴?
從海軍的例子講了這麼多,我們不難發現,至少就整個台灣的範圍來看,
高雄港的優勢是無可取代的。就算我們說人定勝天,想把安平港疏浚出來,
要知道港口疏浚的工程非常浩大,沒有個千億預算,是很難有所成效的。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個人類工程能力還無法人定勝天的年代裡,
天然良港是非常吸引人的。至今猶然。
高雄港就是靠著這天然優勢起家的。和台中、安平相比,海象條件更好,
跟基隆相比,聯外交通條件更佳。就整個台灣的範圍來看,還沒有港口比得上高雄。
而我們的一部份的國民竟然能大言不慚「放棄高雄」的論調,
這真的讓我很寒心。高雄的產業生態不是沒有問題,但擺爛不解決絕對不是選項。
我們應該反省的,是我們國家國土規劃政策是否失衡?
中央、地方多頭馬車的港口治理是否無效率?
新人工港與舊港口的再造,是否能趕得上當前的海運趨勢?
如果你真的有認真想過這些問題,再來說「放棄高雄」,我還可以理解。
我不能原諒的是,那種把高雄的崛起當做「歷史錯誤」來批評,
然後一筆勾銷高雄人近百年來投入的心血,否定高雄在轉型上所做的努力。
城市的角色可以改變,產業可以轉型,原有的產業生態系可以找出路。
一個以良港、重工業大城起家的城市,其優勢不會是永遠的,
但總應該要尋求利用舊有的經濟能量,來促進城市角色的轉變。
例如說,高雄港一港口水深只有11米左右,幾十年以前泊散裝貨輪綽綽有餘,
現在十萬噸級的貨櫃輪就沒辦法了。但我們可以釋出碼頭基地,
作為郵輪母港使用。我們可以釋出以前的工業遺跡,成為市民可親的文藝基地。
加工出口區模式衰落了,但土地可以釋出來作為軟體園區,
過去倚賴硬體生產的加工廠,可以視自己的強項轉型成軟體產業。
過去被大工廠圈出來的土地,今天可以釋出來重新規劃成CBD 。
這些在高雄都是現在式,而高雄人正在努力讓它變成一個正向循環。
就拿美國當例子,匹茲堡老早就已不是世界鋼鐵首都,
但美國人,難道會說「算了,匹茲堡就擺著爛吧」嗎?
賓州人會說「算了,我們顧好費城就好,匹茲堡就放棄吧」嗎?
就是因為不放棄轉型,才會有今天生醫、軟體、金融、精機為主力的匹茲堡。
是的,唯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放棄。
你知道嗎?台灣之所以會瀕臨亡國,不是因為外在勢力的威脅,
而是因為這種內在的黨爭,還有得不到就放棄的失敗主義。
※ 引述《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KMyBJSF ]
: 作者: shun01 (小業魔青沼瞬) 看板: HatePolitics
: 標題: [討論] 高雄的興起其實是歷史的錯誤
: 時間: Fri Nov 7 02:49:48 2014
: 高雄,其存在是基於高雄港,一個取代安平港做為台灣南部主要港口的港口
: (實際上如果透過後天建設,安平港要做為南部大港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基於腹地的考量,殖民者選擇了高雄)
: 不過真要談其興起,恐怕跟1930年代殖民者的布局有關
: 1930年代,正是日本亟欲將中國和東南亞都納入其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的時代
: 高雄,正是日本人計畫用來經略東南亞的買辦城市
: 也就是說,其實所謂的亞太營運中心之論,早在日本殖民時代就有了,雖然那本質是邪惡的帝國主義
: (不過隨著後來的日本戰敗,最後取得這個地位的是香港)
: 不過要把中國和東南亞都納入其主導的大東亞共榮圈總得先打一仗,於是高雄變成了日軍進攻東南亞時軍事工業的前鋒
: 台灣製鋁業,水泥業,鋼鐵業,石化業,化工業的始祖都在此時誕生在高雄,尤其是海軍第六燃料廠-後來五輕的前身
: 真要說起來為何高雄會成為工業城市恐怕得說是帝國主義與軍國主義的遺毒
: 戰後,日本的野望失敗,台灣脫離殖民,是謂光復
: 高雄依舊扮演著中南部物資進出口的主要角色
: 被國家當成戰利品的前日資工廠負責進口替代的角色,反正當時的人口不是那麼的多,人們的物欲也少,高雄的環境基本上還負荷的了產量
: 此時南部開始出口香蕉,洋菇,蘆筍,鳳梨等熱帶農產品賺取外匯
: 1966年,加工出口區倚仗著高雄港的交通之利在高雄設立,是高雄高速成長,跟其他城市拉開差距,奠定其難以撼動的第二大城地位的關鍵
: 由於加工出口區的輕工業對於水的需求量也不是太大,所以問題倒也還沒到來
: 之後進入了第二次進口替代的時代,台灣開始大規模發展重工業,而無論是石化工業,鋼鐵工業還是造船工業,都在高雄
: 台灣的經濟起飛,高雄的確居功厥偉
: 然而無論是石化業還是鋼鐵業,都是高耗水的產業,根本不適合在冬夏雨量差異大的南部來發展(別跟我說蓋水庫,高屏溪的淤積速度比黃河還可怕)
: 可惜當時的主政者只看見了高雄良港的優勢和高雄戰利品工廠和加工出口區的聚集經濟優勢
: 壓根忘了高雄先天在氣候和水資源上的劣勢
: 雖說良港難尋,但興築新港口總比做北水南調的工程容易
: 總之,區位優勢的不齊全,是後來高雄發展受限以致於停滯甚至衰退的原因
: 然而高雄又被迫放棄了抽換產業結構解決區位問題的機會
: 1990年代,當時的台灣有意發展成亞太營運中心,而高雄-一個在1930年代就以亞太營運中心做為目標的城市自然是應該把握這機會大力發展國際運籌產業取代區位有所衝突的重工業和被勞動成本壓垮的輕工業
: 不過因為台灣之父大搞戒急用忍,最後亞太營運中心的寶座被香港,上海,新加坡給搶了
: 總之,高雄在失去1990年代的轉型機會後,二級產業面臨區位不齊全和環保意識高漲的問題,連續留高雄都是個問題了更別說是擴張提供新的工作機會
: 所以雖然平均薪資高於台中,但年輕人依舊往中北部甚至是台南跑,因為縱然有高薪的工作,也不太釋出缺來給年輕人
: 至於三級產業在缺乏二級產業所帶來就業者消費和企業輔助經營需求下自然也走向萎縮
: 文創和觀光雖是近年極力發展的目標,然而前者受制於高雄的消費力增長不足甚至是下降而難以發展,後者雖可克服高雄在地消費力不足的問題,然而高雄的景點又仍不足以吸引足夠的外地觀光客(除非開放設賭場,不過一來會遇到民意反對,二來是恐怕也拚不過澳門,新加坡或是濟州島)
: 而亞洲新灣區基本上其目標是放眼在將高雄打造成亞洲營運中心-問題是都已經有上海香港新加坡了,還要你高雄幹嗎?(雖然香港有腹地不足的問題)
: 所以在短期內東亞地區估計是沒有新的營運中心誕生可能下,亞洲新灣區也必然走向失敗
: 行筆至此,我只能說以高雄的現況,算的上是病入膏肓,藥石罔效了
: (有人說如果發展汽車業的話或許有機會把高雄拉起來,問題是我不認為汽車製造業在台灣能夠做大)
: 只能說當年日本人的野心,造就了高雄的興起,卻沒想到高雄的優劣勢確是如此的衝突
: 或許讓這個帝國主義的錯誤慢慢的繁華落盡,便是唯一的解方了
: 附帶一提,我認為石化業最適合的地點是台灣的西北角,也就是觀音大潭一帶
: 因為在這邊,季風的風向跟台灣島剛好相切,所以臭不可聞的廢氣不會被吹到本島的其他地方)
: 然後北部全年有雨也有利於高耗水的石化業發展
: 當初王永慶的六輕選址有四個選項,蘇澳,觀音,麥寮和布袋
: 但是因為只有麥寮無人抗爭,於是便選了麥寮,而非風向和水源均最優的觀音
: 但到了後來,六輕依舊為水源所苦,擴建亦因水源問題所阻
: 該說當時的中央政府笨到不會強力鎮壓觀音那邊的抗爭嗎?
: (ps:後來的國光石化會取消,其實白海豚跟溼地是其次,最主要還是因為水源不足)
: 如果當初把所有重工業都擺在桃園台地的沿海,電子業都擺在桃園台地跟新竹,臺北盆地負責做桃竹工業地帶的高級中地
: 然後首都,大企業總部和早年的加工出口業都擺在高雄一帶
: 至於中部則依舊做精密機械,運動用品,光學等需要穩定天候才做的了的東西
: 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