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4-12-26 13:24:46※ 引述《lpbrother (LP哥)》之銘言:
: 我聽說賣咖啡很好賺,
: 所以咖啡豆應該也比較貴,
: 可是我哥說那些咖啡豆都是血汗咖啡豆,
: 一公斤比你買一杯咖啡還便宜,
: 我聽了嚇一跳,
: 有沒有台灣不種咖啡豆的八卦?
基本上你要看是哪種型態的喝法.
你要喝單品精品,台灣環境確實比較弱.
因為咖啡要高海拔要潮濕之外,很怕霜害...
所以通常都在赤道一代生產.
台灣就偏北了...因此要種也是滿地都在種,可是風味就差那麼一點點.
比較有名的精品咖啡,通常味道層次感比較多,核果味,果酸味,木香,花草香等等參雜.
但是台灣種出來就總是比較單調一點...
當然如果你都是喝啥加牛奶阿加糖阿,就是沒差拉..反正深培後,加上牛奶,你都愛喝.
但是那一族"咖啡龜毛族"他們喝單品的..就會皺起眉頭說"總是差那麼一味"..XD
另外其實台灣咖啡也不便宜,最主要是人力貴土地貴...
很久之前我問到過阿里山咖啡我記得培好的ㄧ磅也要400~500,和那個啥莊園價位差不多.
後來好像標漲到2000塊一磅..@@..挖靠,你是巴拿馬藝妓喔...XD
另外一般非高海拔種的咖啡,我門就直接有認識在種植的.
以前山上買了一塊農地在玩開心農場,我家也有種,然後旁邊就有人在種咖啡批發賣.
當然他本身因為環境關係,所以層次感就更薄弱..
可是他自幾做滾筒炭燒烘培,咖啡都帶有一種碳燒香,所以聽說跟他訂的人也非常多.
一磅大約1000塊左右我記得....
不過當然已"咖啡龜毛族"的眼光來看,應該是根本不及格的東西....
不過沒關係,喝咖啡的"咖啡龜毛族"畢竟還不是大多數量銷主力...XD..
當然啦,台灣咖啡本身技術也有一些缺點.
很多私種咖啡,後處理都有點土法煉鋼.
收成後隨變拋在地上,讓太陽曬一曬就是日曬法...之類的.
所以當你和"世界級"的那些豆子競爭的時候,這些後處理技術,也會造成味道上的弱勢.
很多自烘更是隨意..XD...
像我在怎樣有炒王的功力1個多小時不停止的翻動.你豆子烘培出來的勻稱度永遠都有差.
並且我還是炒過半百次,可以靠經驗來控制溫度,時間,和一暴二暴的狀況,熟度色澤.
但是這樣還是比不過用爆米花機~改的效果....XD
(不過我是拿去當便當的附餐飲料,一磅200塊的生豆炒的咖啡當你70塊簡餐的飲料,
別再挑剔了好嗎...XD)
當然啦,下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
咖啡後處理和烘培其實影響很大很重要.
但是....沖泡法,反而不那麼重要..很多都是噱頭....
某一天朋友跑到我家,做實驗的用意式咖啡機沖他的莊園豆.
疑,怎麼喝起來比外面手沖的還好喝???
並且只要手沖的1/2量咖啡就可以泡一樣的量的ㄧ杯了.
so....反正呢...就是這樣...
不過你用意式機給別人泡一杯180塊的咖啡....這樣當然不行.客人會很生氣.
所以乖乖的拿茶壺劃圈圈吧.
另外,開咖啡廳問題不是利潤,而是你可以賣掉多少杯.
要比利潤,那不如賣飲料或賣冰,利潤不是更高..XD
並且裝潢成本都沒算喔...咖啡廳的裝潢成本自然比飲料店高外.
設備才是最天殺的....超貴喔...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