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xzcb2008 (老頭牛先生)》之銘言:
: 本魯認識一些大陸朋友以及香港朋友
: 馬冏說我們叫做正體字而不是繁體字
: 根本上就是個矛盾說詞
: 簡化繁化說法更為恰當才是
: 故我們若是用正體稱自己的文字
: 就顯得簡體字是偏門
其實簡體、繁體只是個名稱,
中文的字體其實一直都有進化,
而且持續的就是在化繁為簡,
截彎取直。
從甲骨文->大篆->金文->小篆->隸書->楷書,
都是在把字的筆畫給縮減、統一,讓字變得好寫、簡單。
只是這個過程拉得很長,這是字型的演化。
但簡體字或該說簡化字,則是把這個過程給壓縮簡短到只有數十年。
打個比方就是一個人從小長到大,會花上數十年的時間,
你當然會覺得他跟小時候長得不一樣,只是帶有些許神韻,
而且這個過程很長,你每天看不會發覺得有什麼變化,
但找出照片來看就會驚覺,哇~日子過得真快啊。
而簡體字就是把一個人送去整型,兩三天出來,
回去當然是連他爸媽都不認得,很合理啊。
其實簡體字的創造用意是好的,就是為了讓人民有統一而且簡單的字體可以學習,
只是這個過程壓縮得太短、太快,造成很多文化的流失與學習上的障礙。
就跟韓文一樣,以前的韓國是沒有自已的文字的,都寫中文,連書都是印明體,
高階點的官員都會說中文,甚至連考試都是一樣考八股文。
但後來改成方塊字後…,到現在還是覺得方塊字不夠用,每年都在創新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