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教育出身的魯蛇小弟想請教一下,教改到底好在哪裡?
來說說教改理論上的優點:
1. 減輕學生壓力
但是台灣「就業引導升學」下,不管教改怎麼改,大家就是得擠明星大學,三類拚醫科牙
醫,二類拚台清交成。結果是:教改廢棄了考一次拚生死的比較方法,引進了更多更複雜
的比較方法。
以前:比一次考試。每年最多比一次
現在:比不只一次考試,還要比才藝、科展、etc...。每年比不曉得幾次。
這還不考慮制度混亂、不確定帶來的焦慮感、壓迫感、絕望感。請問學生壓力到底減輕在
哪?
2. 鼓勵多元發展
為了圓許多人的大學夢,廣設許多造不出真正大學生的大學。喜歡做麵包的人也得念大學
,因為大家都有得念,有文憑是 loser,沒文憑就是 loser中的 loser。不喜歡讀書的人
也得念個大學混文憑,這樣是多元發展在哪?
3. 鼓勵多元的思考
所以教科書要有N個版本。但問題又來了,在台灣就業引導升學的環境下,為了未來的出
路還是得拚分數,所以要拚頂尖就必須所有版本的教科書都得念,不然就得由補習班指點
。思考或許會多元一點點,但是學生的壓力大N倍。而且多元教科書如果採到官方價值觀
,政府一樣有一大堆招式可以搞書商。所以多元也不見得真的多元。
優點講完了,講小弟看到的缺點
1. 智育被毀掉
以前那一套制度至少學生的智育可以看,現在整個教改的影響下,智育被刻意不強調。個
人真的可以感覺到現在學生智育真的跟小弟當年讀書比,整體下滑不少。
喔,你說這是為了適性發展。小弟沒看到教改哪裡帶來了適性發展,只看到做麵包的都要
擠大學,學生智育弱化但壓力一樣保持不變或更重,真是不簡單。
「學生被課業壓死」的情形教改後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哪來多元發展?
2. 學生壓力更大,更痛苦,被逼做更多的比較。
3. 多元入學管道,口試、甄審主觀空間永遠比筆試大。
所以小弟個人是贊成回復聯考 + 單一版本教科書 + 恢復技職體系的制度。因為跟現在教
改,過去那一套:
1. 學生讀書時更輕鬆,更快樂。
2. 制度清楚,學生、家長不焦慮,不害怕
3. 學生的多元發展,跟現行教改比起來,根本沒差,搞不好更好。
4. 比較項目少,筆試相對不容易舞弄,不同階級之間立足點更公平。
所以為了讓學生更輕鬆,學習更快樂,不被課業壓力壓垮,有更多精力發展自己興趣,以
及符合社會公平,小弟真的贊成恢復過去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