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前提,我也不喜歡炒房的人
把房屋當作商品炒作,而讓需要的人無法用合理的價錢置產
但是這個議題在台灣很複雜
就幾個點來簡述好了
1. 不論是繼承效應或是XX效應,其實對於真正的炒房手來說來說其實沒差
除非華人擁有房地產的習性改變,不然永遠有人想買房
另外就是會因為沒人買房子就垮的大多是口袋淺的菜籃族
或是有個幾百萬就跟風的業餘投資客
那些炒手由投資客轉為置產客的人,你知道它們取得的價格之後
就會覺得要調利率到達他們的停損點根本就還遠的很
就算真的覺得不妥,直接付清就算了
(流貸款是為了槓桿操作用的,不是沒錢付清,
那種槓桿控制不佳的其實倒了也是剛好而已)
所以要靠利率,XX效應來讓房價正常,或是達到房價平易近人的效果
甚至是想要到時候入場撿便宜的,
我覺得這一天的確有可能到來,不過等的人有幾個十年、二十年呢?
(或是直接看開租一輩子房子也不錯啦,只是年紀大了有可能會遇到不願租老人的房東)
2. 我的房子不一樣
沒買房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