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nclefucka (冰不汁醬,醬不汁冰,難吃!)
2015-01-07 18:06:15※ 引述《PPmYeah (寂寞雪山隧道)》之銘言:
: ※ 引述《gk1329 ()》之銘言:
: : 原因很多
: : 個人覺的是因為美國拳頭大
: : 經濟力量也最強
: : 美國是世界上軍費最多的國家
: : 共7111億(2012年)
: : 約佔全世界軍費開支總計的43%
: : 另外還有個原因是
: : 美元目前是全球的主要儲備和流通貨幣
: : 以歷史來看以前英國殖民地很多
: : 在殖民地推英語
: : 所以使全球使用英語人口最多
: : 中國要挑戰
: : 等經濟比美國強
: : 拳頭比美國大再說...
: 撇除政治經濟的層面 我覺得中文這個語言本身的系統問題
: 也很難使中文躍升為世界語言 尤其是現代普通話(國語)
: 受到注音符號的肘掣不在小 不覺得我們講個話的音都被侷
: 限在某個範圍之內嗎
那是你發音也不精確,家長也不要求學子花太多力氣去發音
連字都不被要求精確了,你要怎大力的強調這種在標準國語上不被
重視的枝節?
: 就舉幾個例子來說
: youtube(優兔ㄅ) line(賴) instagram(茵偲特葛瑞m)
: 以及很多台語 客語 原住民的音 都不能很好地被轉換成國語
: 在注音符號都對應不到音 更別說是字了 U發音接近優 但是
: 並不等於優阿 而且國語也不允許b(ㄅ)單獨成音 line的尾
: 鼻音在國語時被省略了 instagram 更不用說 "gra" 英語
: 可以連音 國語只能拆開 script的發音 就是很好的例子
: 你國語要怎麼說? 你不會說 你可能只能說成斯庫瑞依ㄆ撤
: 還有一堆俄語音 漢化之後的音都會嚴重扭曲原本的音
: Petropavlovsk Kamchatsky 勘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
: 但是國語不能發的音 不代表不存在阿
: 這時候拉丁系統就顯得比國語優秀太多 可以比較無損地保
: 留和容納新的外來音 任何音進入到拉丁系統 就彷彿拉丁系
是喔?
阿拉伯文的喉音他們要怎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6%8B%89%E4%BC%AF%E5%AD%97%E6%AF%8D
這上面的第14~17個字母,他們標規標,發起來也只是發個意思而已....
: 統是大海 裡面可以找到相對應的音 而國語的發音系統比較
: 像是臉盆 你外來音 在我臉盆裡有 那就好辦 衰洨找不到 我
: 就只能用臉盆裡的音拼湊出你的音 扭曲了你的本音我也很無奈
lg啦~ 哪個語言音相互轉換不是這樣子? 還大海臉盆勒....
日文連 er 的音都沒有,不就該去死了?
: 而且中文很麻煩的一點是 同時要記字形 字音 字義
: 從小就靠背 背怎麼把音丟到字的框架 背那個字的象形義
: 一直背一直背一直背一直背一直背
: 不過好處是背起來了就不用動頭腦想 連笨的人也可以掌握
: 相對之下英文只需考慮字音跟字義 而且幾乎都是一個字音
: 配一個字義 中文咧? 不可能 同音字多到爆 因為中文依賴聲調
: 我覺得這就可以看出民族性 中文就是減法 歸納法 天生愛
: 和諧 整天想統一 又懶惰 把字音縮減到一個小圈圈 然後想
: 靠以聲調來區分來解決 英文是加法 演繹法 不在字音上加
: 以限制 只給你基本26個字母的發音規則 你想怎麼發就怎麼發
: 聲調是表情緒 不用背 靠邏輯想 語言系統本身就比較自由
: 思想當然跟著自由
: 再來談文法 最幹的就是英文字 在文法的架構下 字根給你
: 想變名詞就加字尾詞綴 -ion -al -er -ency age 就知道是名詞
: 動詞想變被動 就加個ed 形容詞 副詞更不用講 又簡單又好用
: 中文字完全都一樣 完全由位置來決定 然後如果突然來個轉品或
: 倒裝 與習慣不符 就會產生歧異解讀 又如翻譯英文文章時 很多
: 動詞的被動態 中文都沒有(這種講法) 很多代名詞 it that those
: 中文也都不喜歡"講出來" 中文喜歡零代詞化 連名詞也喜歡省來省
: 去 北車長北車短 隱眼長隱眼短的 不知道在省啥小
: 使得翻譯文章不是被來被去 就是常常迂迴又曖昧
看樣子你以為其他國家沒有古文
wanna是啥出來的大概也不知道....全世界的人都好勤勞,無產工人聯盟要起來了..?!
: 英文之所以是世界語言 不是歷史的偶然 而是必然
之前才在誇拉丁語系,結果結合的是中弱小包含出產童妓的東歐發音
結果現在就又回歸成連喉音、打舌音都沒有的英文....
: 中文字當作藝術品絕對算偉大
: 至於動想當世界語言的念頭 我看還是洗洗睡..
就是中土這塊地方封閉孤立,打不出去而已....
多去看看點歷史
關於英國能起來很多人在分析,英國人也有對自己自吹自擂的
但像你說到啥英文、西方發音可以曩括,再來推到性格...
連英國人都會覺得你創意比他們高多了,他們受不起
有啦...19世紀當時的英國人可能認為以說得很正確....